【摘要】:研究背景自杀是当今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心理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杀对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个体自杀将会给至少6名亲友带来将近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理伤害。自杀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预防自杀发生必不可少的措施。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自杀意念或自杀尝试发生的诱发因素,较少着眼于自杀行为各个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即多关注于自杀意念或自杀尝试的特质性特征而少关注于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发展的状态性特征。流调表明,自杀意念者远多于自杀尝试者,而自杀尝试可能对人身安全与社会安定的影响更大。因此探究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因素,更有可能切断这一路径的继续深化,从而有效防止自杀尝试的发生。在影响自杀行为的诸多因素中,认知因素处于重要地位,其中认知灵活性作为认知运行的调和者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认知灵活性是由斯皮罗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用于形容个体在情境变化下认知变化的特点,主要是指个体自由改变认知以应对不同刺激或环境变化的能力。目前,对于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的研究结论不统一,且多是通过行为实验的方法测量认知灵活性,即从认知过程的角度对个人认知灵活性进行描述,探究认知加工过程的切换灵活性特点。实验研究虽然能较好的控制入组被试,更为科学的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但在认知灵活性测量内涵上存在不足。认知灵活性问卷条目内容则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出个体日常生活中认知灵活性的特点,反应个体的认知风格,是认知加工结束后的结果呈现。然而,认知灵活性的调查与实验研究虽然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数据,但均反应的是个体较为稳定的特质性的认知灵活性特点,无法敏感的探究不同自杀行为过渡过程中认知灵活性动态的状态性的认知灵活性特点,而质性研究则可以做到这一点。综上所述,目前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的研究较多探究其特质性特点,而较少着眼于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动态发展进程中认知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本研究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相互补充,多途径共同探究认知灵活性与自杀意念、自杀尝试的特质性与状态性特点。第一章大学生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关系的调查研究目的探究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特点,并探究认知灵活性各维度及其总分与自杀行为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选取某医科院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基本资料问卷、认知灵活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58份。使用SPSS 21.0、AMO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等。结果1.在大学生人群中,男性的认知灵活性显著高于女性((78.10±10.47)vs(74.97±9.49),P0.05);独生子女的认知灵活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77.63±10.36)vs(75.40±9.70),P0.05);居住于大城市者认知灵活性显著高于居住于农村或小城镇者((77.33±9.61)vs(74.87±9.56),P0.05);家庭经济状况好者其认知灵活性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者((78.37±9.52)vs(74.35±9.77),P0.05);在校2年间患有精神障碍者其认知灵活性显著低于无精神障碍者((69.40±12.72)vs(76.12±9.93),P0.05);对自杀持有接受态度者具有更差的认知灵活性((69.83±10.82)vs(76.67±9.84),P0.05);大学期间有自杀行为者具有较差的认知灵活性((70.98±10.17)vs(76.73±9.75),P0.05)。2.自杀行为与认知灵活性之可选择性、认知灵活性之可控性及认知灵活性总分呈负相关关系(0.190≤r≤0.297,P0.05)。3.大学生抑郁情绪在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对自杀行为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由原来的-0.29变成-0.07,且具有显著性;抑郁情绪在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8.79%(X2/df=4.12,NFI=0.992,RFI=0.982,IFI=0.994,CFI=0.994,RMSEA=0.038)。结论大学生人群中男性、独生子女、居住于城市、家庭经济条件好、大学期间无精神障碍、对自杀持有排斥态度以及大学期间无自杀行为者其认知灵活性较高;认知灵活性两维度得分及其总分与自杀行为关系密切,认知灵活性得分越低,自杀风险越高;大学生抑郁情绪在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二章大学生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目的探究自杀行为组(包括自杀尝试组与自杀意念组)与健康组之间认知灵活性的差异。对象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某医科院校49名自杀行为者(包括17名自杀尝试者与32名自杀意念者)与22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提纲、认知灵活性问卷、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连线任务(TMT)与STROOP任务进行调查。使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与方差分析。结果1.自杀行为组在WCST、TMT与STROOP上的得分均高于健康组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0.22±4.43)vs(9.14±4.17),cohen's d=0.248;(11569.67±17013.96)vs(7769.00±11512.44),cohen's d=0.245;(182.17±152.72)vs(179.19±168.00),cohen's d=0.019。均P0.05);自杀行为组在认知灵活性量表可控性维度与总分上均与健康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23.33±4.57)vs(27.62±3.63),cohen's d=-0.996,(72.02±11.06)vs(79.43±8.58),cohen's d=-0.715。均P0.05)。2.自杀尝试组在WCST上的得分均高于自杀意念组与健康组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1.06±4.32)vs(9.78±4.49)vs(9.14±4.17),cohen's d=0.294,P0.05);自杀尝试组在认知灵活性量表可控性维度与总分上均与自杀意念组、健康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22.47±4.21)vs(23.83±4.76)vs(27.62±3.53),cohen's d=-0.311,(70.41±9.19)vs(72.97±12.07)vs(79.43±8.58),cohen's d=0.242。均P0.05)。结论认知过程中的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关系不密切。第三章大学生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关系的质性研究目的通过深入访谈受访者自杀尝试发生时的状态,探究大学生自杀尝试发生时认知灵活性的特点。对象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某医科院校11名有自杀尝试历史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以访谈提纲为基础的半结构访谈法对受访者进行访谈,使用开放性编码、类属分析与情景分析的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1.受访者在日常与自杀尝试发生时两种状态下的认知灵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2.心灵围困感:自杀尝试者感觉自己像是被枷锁扣住,黑暗慢慢向自己靠拢,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阳光,无法逃离。3.自我失控感:自杀尝试者感觉自己丧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掌控自己思想与行为的权利,但却存在能力上的差异。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可能在外界影响下陷入失常之中,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自己的状态,便极有可能迷失于失控中,严重者会在失控中走向极端。4.环境失控感:自杀尝试者感觉自己丧失了控制困境的能力。外界能因自己的努力发生改变会给个体带来愉快感,当个体陷入无能为力改变的困境中,并因此苦苦挣扎与嚎叫时,便可能走向极端。5.归因个体化:自杀尝试者认为自己是一切不幸的源泉。看待事物会有诸多可选择的角度,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可能不一样,由此体验到的感受也会有差异。若将问题归因于自己,会使得个体陷入自我责备的怪圈之中,严重者会想通过死亡中止不幸的发生。6.死亡解脱化;自杀尝试者认为死亡是中止不幸的有效方式。开启锁的可能并不只局限于一把钥匙,面对困难有数不清的方法可以去尝试,若不能开发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仅局限于那些行之无效的应对方式,便会停滞不前,严重者便会想通过死亡来摆脱困苦。结论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在自杀尝试发生时认知灵活性相较于日常状态下较差。个体在自杀尝试发生时首先由于事件或抑郁情绪体验到围困的感觉,在这一狭小的思维空间里个体看不到外边更广阔的世界,看不到世间万物的丰富性。于是陷入认知不灵活的个体感到无力改变自己与他人,并认为自己是造成不幸的罪魁祸首,唯有死亡才能使自己得以解脱。陷入此般境地的个体便极有可能进行自杀尝试。创新性与下一步的研究设想创新性1.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采用调查、实验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认知风格、认知过程与状态性三个角度探究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的关系,多角度深入,层层递进。2.研究内容的创新:探究认知灵活性与自杀行为的关系,证实状态性认知灵活性在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过渡过程中的作用。下一步的研究设想1.今后的研究可以就此细致分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认知灵活性行为实验在自杀人群上的敏感性。2.今后的研究可对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研究,探究自杀尝试发生时认知灵活性的特点,阻断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的发展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睿;江光荣;;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8期
2 仇璐昱;陈彩燕;李静;徐钟庚;;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3 慕德芳;陈英和;;元认知监控的机制: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2期
4 张ZM;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05期
5 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6 李美华;沈德立;白学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认知灵活性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7 肖水源,周亮,徐慧兰;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李美华,白学军;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探新;2005年02期
9 刘儒德;一种新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J];心理科学;1999年04期
10 许燕;心理学研究中的差异检验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元广;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艳杰;不同动机强度、唤醒水平的积极情绪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6年
2 赵兵;大一新生认知灵活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张建华;中学生认知灵活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王凡;大学生认知灵活性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
2790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79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