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对骨生成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8-19 14:47
【摘要】: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不仅有导致骨质疏松的骨分解,还有促骨生成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什么因子介导GC的促骨生成作用。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 GILZ)是GC诱导的一种抗炎介导因子。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构建骨特异性GILZ过表达Tg鼠,证实GILZ具有促进在体骨生成的作用。 我们首先构建GILZ-HA真核表达载体(Col3.6-GILZ-HA),其编码基因由片段长度为3.6kb的I型胶原启动子(Co13.6)驱动。我们委托生物技术公司将目的基因植入C57BL/6小鼠基因组。在获得原代转基因鼠(Tg)后,我们繁育了三个独立的鼠系,并根据它们的基因拷贝数和目的基因在骨组织中的表达,筛选出最优鼠系。该系Tg鼠骨组织GILZ表达明显升高,与GC诱导的内源性GILZ升高水平接近。Tg鼠在身长、体重、采食、行为、繁殖能力等方面与同窝对照鼠(WT,外源基因阴性)均无明显差异。 Tg鼠系建立以后,我们首先采用骨密度分析仪对3月龄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WT相比,Tg骨密度(BMD)和骨含量(BMC)均出现明显升高,其中雄性BMD和BMC分别显著增加12%和24%(p0.05),雌性BMD和BMC分别显著增加12%和16%(p0.05)。 显微CT扫描图像三维重建发现,与同窝WT相比,3月龄Tg鼠股骨远端骨体积(BV/TV)增加28%(p0.05);骨小梁数量(Tb.N)显著增加15%(p0.05);骨小梁直径(Tb.Th)显著增加13%(p0.05);骨小梁间隙(Tb.Sp)、连接系数(Conn. D)和结构指数(SMI)无明显差异(p0.05)。至6月龄,二者差异进一步加大,Tg鼠BV/TV较WT增加73%;Tb.N增加53%;Tb.Th增加15%;Tb.Sp减少41%;Conn. D增加150%;SMI减少2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骨量增加既可能是骨生成增加的结果,也可能是骨重吸收减少的结果。为确定Tg鼠骨生成是否增加,我们采用了钙绿素双标实验观察3月龄股骨的骨生成变化。结果证实,Tg骨生成确实大幅度增加,其中:骨矿化率(mineral apposition rate, MAR)较WT增加2倍;矿化面积(MS/BS)增加26%;骨生成率(bone formation rate, BFR)增加2.5倍。骨脱钙切片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Tg骨小梁上附着的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显著增多。与WT相比,Tg在骨小梁上Ob密度(N.Ob/B.Pm)增加93%(p0.05);成骨细胞面积(Ob.S/BS)增加46.7%。此外我们还观察到Tg骨髓腔中,脂肪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为了证明Ob数量增加是骨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增强,成脂肪分化减弱的结果,我们进行了骨髓集落生成单位(colony formation unit, CFU)分析。新鲜骨髓稀释成单细胞悬液,以极低密度接种。给予常规培养液,或成骨诱导培养液,或成脂肪诱导培养液处理,在固定时间点分别固定细胞,给予Giemsa染色,以分析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或油红染色,以分析成脂肪细胞集落(CFU-Ad),或孵育碱性磷酸酶(ALP)底物,以分析成骨细胞集落(CFU-Ob)。 CFU-F分析显示Tg与WT无显著差异,说明骨髓干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而CFU-Ob显示,Tg显著高于WT;而CFU-Ad相反,Tg显著低于WT。这说明Tg骨髓细胞中,骨分化潜能的细胞比例增多。与之相对应,脂肪分化潜能细胞减少。 为了在基因水平检验GILZ过表达对骨髓细胞的影响,我们采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体外培养原代骨髓细胞的转录因子水平变化,发现在Tg骨髓细胞中,两种关键性成骨调控因子,Runx2和Osx的基础mRNA水平较WT分别增加2.4倍和4.7倍(p0.05);而成脂肪调控因子PPARγ2则显著下降,为WT水平的67.5%(p0.05)。经过6天的成骨培养液诱导,WT和Tg骨髓细胞的Runx2和Osx均上升。相比之下,WT上升幅度更大。Runx2的mRNA水平Tg仅为WT的1.2倍,差异不再显著(p0.05),而Osx的mRNA水平Tg仍然高于显著WT,是其2.7倍(p0.05)。PPARγ2的mRNA水平Tg与WT差距进一步加大,降至WT的1%。上述结果说明GILZ改变了骨髓细胞中调控因子的表达,增加成骨凋控因子,降低成脂肪调控因子,使更多细胞倾向于成骨,而非成脂肪分化。 PPARγ2是控制骨髓干细胞成脂肪分化的关键因子。PPARγ2的表达需要C/EBPs蛋白参与。为进一步明确GILZ与C/EBPs的相互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蛋白-蛋白、蛋白-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免疫共沉淀实验和GST-pull down实验均证实,发现,HA-GILZ可以与Flag-C/EBP蛋白一起被anti-Flag抗体所共沉淀。GILZ可与C/EBP蛋白牢固结合。在凝胶迁移(EMSA)实验发现,GILZ并不影响GST-C/EBPP与DNA结合的活性。相反,GILZ可以与C/EBPP共同结合DNA,形成蛋白-蛋白-DNA复合物,使C/EBPP与DNA结合增强。在DNA-pull down进一步证实在细胞内,GILZ、C/EBPβ与DNA之间可以形成特异性的蛋白-蛋白-DNA复合物。GILZ可能与C/EBP形成异源二聚体,共同转移至胞核并结合于结合位点。但GILZ-C/EBP二聚体不能激活下游PPARγ2勺表达,相反还使其表达受抑制。 结论:GILZ具有促骨生成作用。在体环境下,GILZ可使Ob数量增多,骨组织体积增大,骨结构改善,骨质量和矿物质沉积增加。GILZ的促骨生成机制包括:抑制成脂肪调控因子PPARγ表达;增加成骨调控因子Runx2、Osx等表达;刺激MSCs的成骨分化,抑制成脂肪分化。GILZ可能是迄今为止第一种被发现的GC诱导的促骨生成介导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36
【图文】:

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对骨生成的作用


Ir.L.Th测量示意

基因拷贝,基因修饰,鼠尾


图1.候选建系鼠基因拷贝检测准DNA。无基因修饰背景的C57/B6鼠尾DNA中渗入不同拷贝的pCol3.6-GILZ-H的PCR扩增产物(496 bp)与拷贝数呈正比。泳道7:对照(WT) DNA,目的基-10:原代Tg鼠DNA。其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与标准DNA进行对比,口了得知其基因a b

表型,基因拷贝,基因修饰,鼠尾


Standard DMA x ^1x 2x 4x 8x 16x 32xbp Col3.5'GILZt)P Glucagon1 2 3 4 5 6 7 8 9 10图1.候选建系鼠基因拷贝检测1-6:标准DNA。无基因修饰背景的C57/B6鼠尾DNA中渗入不同拷贝的pCol3.6-GILZ-HA质粒。基因的PCR扩增产物(496 bp)与拷贝数呈正比。泳道7:对照(WT) DNA,目的基因为阴泳道8-10:原代Tg鼠DNA。其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与标准DNA进行对比,口了得知其基因拷贝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体内骨生成评价:快速定量分析方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年02期

2 段荣帅;;骨成型蛋白质-13(BMP-13)可抑制骨生成[J];食品与药品;2009年07期

3 王伟;赵建华;高文魁;;锶对骨生成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4 马焕芝;曾炳芳;;高能震波促进骨生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08年12期

5 张韩;陈君柱;;骨生成蛋白及其受体信号途径和肺动脉高压[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3期

6 张春才;禹宝庆;许硕贵;苏佳灿;王家林;牛云飞;康庆林;付青格;任可;张鹏;高堂成;张雪松;严望军;王冠军;汪光晔;万岷;李波;孙建伟;王仁;丛永健;杨郁野;郑医红;李格当;刘欣伟;管华鹏;;应用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治疗骨折与骨不连——兼论MO现象与有效固定[J];中国骨伤;2007年06期

7 骆泉丰,王兴;PGE2在骨生成和骨改建中的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王前,钟世镇,欧阳钧;鼠成骨细胞诱导体外骨生成的X线能谱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10期

9 张志勇;郑文选;陈惠珍;李浩渤;田松波;;骨诱导性生物陶瓷材料肌内种植实验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王元银,何家才,王银龙,周健,陈乔尔,程继光,唐燕,叶金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骨形成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庆云;KatarinaT.Borer;;机械压力、激素在运动促绝经后女性骨生成中的作用[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2 张彦定;高建民;林玮;郑翠芳;;人骨生成蛋白转基因细胞株的制备[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王建新;首次发现骨生成新机制[N];湖南日报;2014年

2 记者 颜秋雨 通讯员 王玉林 王建新;中美专家揭示骨生成“三元调控”机制[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国栋;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蛋白对骨生成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4年

2 翟明明;脉冲电磁场对多孔钛合金植入材料骨整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3 颜欣心;新型三维碳纳米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黄伟;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注射防治松质骨骨质疏松骨折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5 董青山;动静脉短路环法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慧;三焦点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2 唐焕章;珍珠层人工骨复合成骨细胞的体内成骨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徐亦驰;医用射钉型骨折内固定系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4 李想;复合rhBMP-2磷酸钙骨水泥骨修复材料对缺损骨再生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97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797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