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乙肝疫苗无应答者转录组及免疫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2:3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BV的感染。但正常人群中有5-10%的乙肝疫苗无应答者,他们在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后抗体10 m IU/ml,无法达到保护性水平,可能处于乙肝感染的威胁之中。之前对无应答成因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因素,如HLA、SNP等,且均为对单一时间点的分析,我们希望通过从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前后的多个时间点进行无应答者转录组研究,对无应答相关基因变化及内在联系进行多角度分析,结合免疫特征的研究,对无应答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索。由于无应答者再次加强免疫三针后90%的人会出现抗体应答,为了更为准确的探究无应答者在基因及免疫应答方面的特征性机制,本研究选择了经过2轮3针乙肝疫苗免疫后仍无应答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种无应答者在普通人群中占比很低,我们从1134名无乙肝疫苗免疫和感染史的人群中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7名无应答者,并以7名正常应答者作为对照,采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对应答者和无应答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组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为了增加芯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选择了再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共5个时间点的PBMC样本进行分析,通过汇总分析各时间点结果并互为验证,以获得更为可信的结果。我们发现:1.在疫苗免疫前后,无应答者与应答者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2.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的富集分类多为免疫反应相关基因;3.在免疫前后的5个时间点中,两组人群中持续存在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包括BPI、DEFA1B、DEFA4、MMP8,参与维生素、铁离子及葡萄糖代谢的FLOR3、LTF、TKTL1,这些基因并未随着疫苗接种而发生变化,作为无应答者的转录组基因区别于应答者的特点之一,这7个在免疫反应及维生素等物质代谢相关的基因的异常表达或许是针对乙肝疫苗的无应答形成的机制之一。同时我们还发现,无应答者血浆中IL-27和CXCL12两种细胞因子浓度分别在一针免疫后3天和二针免疫后7天显著低于应答者,而无应答者PBMC经体外刺激后发现,其抗原特异性IL-2、IL-4分泌显著低于应答者,但针对其他病原体的体液免疫反应正常,由此提示无应答者针对乙肝抗原的提呈细胞吞噬处理功能、Th细胞活化功能和B细胞特异结合乙肝抗原并活化能力可能存在障碍。动物体内试验显示NK细胞功能缺陷并未影响针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但低周龄小鼠由于免疫系统的发育不成熟会导致乙肝疫苗的低反应性。本研究从转录组和多细胞因子水平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的基因表达谱和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分析了无应答者的特征,同时对影响免疫反应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无应答者与正常应答者之间持续存在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降低,为从基因表达及免疫反应水平解释无应答形成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无应答者的早期预测和后续开发增强无应答者应答水平的新型乙肝疫苗提供了潜在的目标靶点。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392
【部分图文】:

病毒蛋白,免疫反应,宿主,机制


第一章 绪 论Lucifora 等使用 HBx 缺陷的 HBV 颗粒与 HepaRG 细胞共培养后发现缺陷型颗粒无法在细胞中扩增,但其与野生型 HBV 的 cccDNA 入核数量相当,从而证实 HB并非组装入病毒颗粒中而是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分泌出来调控 cccDNA 转录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对启动和维持 HBV 病毒复制具有重要意义[21]。而 HBx 蛋白发挥的感染调节作用主要是与感染细胞中 DNA 损伤结合蛋白(DDB1)结合,导致 STAT1 泛素化并降解,从而抑制了干扰素反应[22, 23]。1.2 HBV 免疫病理

流程图,实验设计,流程,乙肝疫苗免疫


2.1 人群筛选、入组及血样采集流程经过问卷调查和乙肝指标初筛后选择了 1134 名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及感染史的人群,经过 2 轮 3 针乙肝疫苗免疫后获得了 12 名无应答者,经再次复核乙肝五项及 HBV DNA 指标后共 7 名无应答者入组,同时选择了 7 名正常应答者作为对照。所有人群均已经过体检排除乙肝、HIV、丙肝感染,且无糖尿病、结核病及肾透析等慢性病史,并符合年龄<50 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8,无吸烟史的入组标准。所有 14 名入组者均按照 0、4w、8w 程序,依照说明书要求接种 3 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20μg/ml,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 1 针接种前(Day 0)、1 针后 3 天(Day 3)、7 天(Day 7)、28 天(Day 28),2 针后 7 天(Day 35),3 针后 28 天(Day 56)采集 EDTA 抗凝血。接种、采血及试验流程见图 1。

流程图,流程图,抗-HBs,乙肝疫苗免疫


3 结果3.1 人群筛选及入组人群基本信息根据试验方案,对初期招募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采血初筛,问卷调查除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乙肝疫苗免疫史,家庭乙肝感染情况,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等;设定的人群入组标准,即:无急慢性感染,年龄≤50 岁, BMI<28,无吸烟史等。采血后测定 HBsAg、抗-HBs 和抗-HBc,选择三项指标全部为阴性者纳入后续研究,共获得了 1134 名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及感染史的人群。此人群经过 3 针乙肝疫苗接种,测定抗-HBs,共获得了 104 名抗-HBs < 10 mIU/ml 的无应答者,这些无应答者再次接受3针乙肝疫苗免疫后,有12名经过2轮3针免疫后抗-HBs < 10mIU/ml 的无应答者,此为我们的目标研究人群(图 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少辉;张然;方鑫;何鹏;梁争论;郑直;胡忠玉;;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小鼠后早期免疫相关因子的反应[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811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11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