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恶性疟原虫表观遗传修饰对var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0:00
   恶性疟原虫表面蛋白1(Plasmodium falciparum erythrocyte membraneprotein1,PfEMP1),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恶性疟原虫毒力因子之一,疟原虫进入人体红细胞后,PfEMP1被置于红细胞表面,改变红细胞骨架及细胞膜表面结构,不同型PfEMP1具有与不同血管内皮受体(如ICAM-1,CSA和CD36等)相结合的能力,因此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在不同组织的血管内聚集,从而逃避了人体脾脏的杀伤作用,同时PfEMP1的多变性表达使得虫体能够逃避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的杀伤和清除,因而恶性疟原虫可以长期在宿主体内寄生和繁殖。编码PfEMP1的var基因家族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var基因家族共有60个家族成员,然而1个疟原虫每个生命周期只表达1个var基因,其余59个var基因均处于转录沉默状态,这种转录表达的方式叫做互斥表达(mutuallyexclusive gene expression),是疟原虫为了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抗原变异机制之一。 表观遗传机制对互斥表达进行调控,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酶SET2能够三甲基化H3K36,形成的H3K36me3是var基因沉默的重要表观遗传标记。SET2上的SRI区域能够特异性的与RNA pol II CTD区域的特异性结合从而使SET2发挥修饰H3K36的作用。 本试验首先构建能够表达SRI的重组质粒,转染恶性疟原虫3D7株,转染成功后的重组质粒表达的SRI与RNA pol II CTD结合,通过提高筛选药物的浓度,增加外源SRI的表达量,使内源SET2与RNA pol II CTD的正常结合受抑制,最终导致H3K36me3减少,这一方法称为SET2的显性负载体的建立。上述试验成功后,对var基因转录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原var基因转录量显著下调甚至被取代,而编码妊娠相关性疟疾PfEMP1的var2csa基因被转录激活。同时,大量恶性疟原虫研究表明H3K9me3与H3K36me3共同标记沉默的var基因,因此对H3K9甲基化酶进行抑制剂也会建立相同的表型。因此我们对包括H3K9甲基化酶抑制剂在内的一组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进行了考察。我们成功地观察到在300nM的Chaetocin的作用下,两株疟原虫均表现出了与前述PfSET2功能下调实验所产生的var基因转录变化相同的表型,即原本唯一转录的var基因转录量显著下调,var2csa基因被激活转录,并且这种var基因的转录转换随着Chaetocin的浓度加大或者处理时间延长而越发显著。 结合先前文献报道的对SET2进行基因敲除后,全部60个var基因均转录表达的结果,也就是说当SET2功能下调时,原始唯一转录的var基因转录量显著下调,var2csa基因被激活转录;当SET2功能完全丧失时,所有var基因同时转录表达,以上说明在var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的转录转换过程中,存在一个顺序先后,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var2csa基因则是在这个顺序的最优位置。同时,我们还对另一地理株HB3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得到了与3D7株一致的结果。 1个疟原虫在每个生活周期只转录表达1个var基因,通常一个var基因连续表达若干代,然后转换至表达另一个var基因,实验及数学模型计算证明,这样的var基因家族成员之间的转换表达并非随机发生,而是遵循一定的顺序,然而目前尚无对于这一顺序的阐述和诠释的报道。在上述观察到的var2csa基因从沉默转变为激活状态,这是单纯的var2csa基因的转录激活,还是这其中涉及到了var基因的转录转换的顺序过程呢?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们利用恶性疟原虫DC-J株进行了不同方式的Chaetocin药物抑制实验,进一步确立了var2csa基因作为var基因转录转化顺序中的“转换中介”作用,即所有var基因在开始转录下一个var基因前,都要先转录var2csa基因,然后以该基因为起点,转至转录下一个var基因,开始新的转录表达。这是疟疾研究领域对该问题的首次报道。 本实验的最后部分对var基因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转录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var基因有一长一短两个外显子,处在两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具有启动子的功能,可以从正义和反义两个方向转录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然而,对恶性疟原虫var基因内含子转录活性的研究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障碍,即var内含子在疟原虫染色体环境之外的核酸环境中,其转录ncRNA的活性丧失,变为一个双向转录mRNA的启动子,这样就对ncRNA的研究产生很大困难,同时这个问题本身亦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因此本试验通过最大程度的模拟var基因内含子所处的核酸环境来构建重组质粒,考察荧光素酶信号来判定我们是否成功构建了含有转录ncRNA的内含子启动子的重组质粒。我们成功构建了10种重组质粒,排除了多个可能存在影响var基因内含子启动子性质的核酸元件所在的染色体位置,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382.31
【部分图文】:

位置分布,基因组结构,位置分布,端粒


图 1.1 var 基因的基因组结构及位置分布 .1 G e n o mi c o r ga ni z a t i on a n d nu c l e a r pos i t i on o f v ar 性疟原虫染色体亚端粒区通常分布指向染色体中部的 UpsB 组 var 基因,相反 UpsA组和/或 UpsC 组 var 基因, rif 和 stevor 基因家族通常位于亚端粒区的因家族之间,染色体中部则较为集中分布 UpsC组 var 基因。常 4-7 个恶性疟原虫的染色体在端粒部位聚在一起,形quets)这种结构,该结构使得位于亚端粒区的、具有相似 5′端序列 var 基因彼此粘连导致交换重组的发生[5]。另外,由于许多 rif 基psA 组 var 基因的 5′端相邻,且相邻区域两基因的启动子彼此间序因此推测这种 5′端序列之间交换重组可能也同样发生在 rif 多基因因家族之间[10, 11]。位于亚端粒区的 UpsB 组与位于染色体中部的 组,尚不清楚。但是原本应该位于染色体中部的 UpsC 组 var 基因

序列,重组模型,基因家族


图 1.2 var 基因家族间重组模型[9]Fig.1.2 Model of recombination among var genes簇”的端粒区及中部的异位重组通常发生在具有相似 Ups 序列,相同转录染色体位置的 var基因之间,在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与其它组不同,主要进行本组之间的重组。var 基因与相邻的 rif 基因家族组,但是未见与 stevors 有此种重组发生。性疟原虫 var 基因家族编码的恶性疟原虫表面蛋白 1其多样的 var 基因家族编码的恶性疟原虫表面蛋白 1(Plum erythrocyte membrane protein 1,PfEMP1),是研究最为深入力因子。疟原虫进入寄生红细胞后,将 PfEMP1 置于红细胞表骨架和细胞膜表面结构,不同型 PfEMP1 具有与结合不同血管的能力,如 ICAM-1,CSA 和 CD36 等,因此感染疟原虫的红

重组模型,基因家族


图 1.3 var 基因家族间重组模型[14]Fig.1.3 The variant antigen family of PfEMP1 is central tohost-parasinteraction and pathogenesis.恶性疟原虫感染的成熟人红细胞表面表达不同抗原表型且可结合不同毛细PfEMP1。聚集在脑部和胎盘毛细血管的感染红细胞引起脑型疟和妊娠相关性受体的结合,感染红细胞之间通过血小板的聚集(clumping)以及感染的红红细胞之间的聚集以及感染红细胞与树突状巨噬细胞的结合抑制宿主免疫应成疟疾的发生。hyaluronic acid),透明质酸;TSP(thrombospondin),血栓黏合素;-1(endothelial/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 1),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 1;P-selectin),血小板选择蛋白;-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M(CD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锡敏,王善青,金玉明,童重锦,华德,陈冬燕,曾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5期

2 张再兴,杨亚明,刘慧;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突变[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年02期

3 陶灵 ,游弋;恶性疟原虫的一种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的分子克隆和鉴定[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年02期

4 程洪海,王宁;研究人员发现了恶性疟原虫的摄食途径[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03期

5 郭志儒;冈比亚按蚊和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测序完成[J];中国兽医学报;2002年06期

6 肖娟;由线粒体DNA追踪恶性疟原虫的起源[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2年01期

7 黄泽亮 ,田江玲,张在友;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混合感染一例报告[J];右江医学;2002年05期

8 张小萍,高琪,顾亚萍,王伟明,王丽琴;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别恶性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初步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4期

9 杨亚明,张再兴,董莹,刘慧,周升,李丽,李崇珍,孙晓东,黄国珍,高白荷;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3个抗药性基因点突变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04年01期

10 ;恶性疟原虫种间的变异[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197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洪昌;恶性疟原虫动力素相似蛋白1的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叶润;恶性疟原虫野生株致病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程远国;恶性疟原虫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结合蛋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2年

4 张岩;恶性疟原虫和弓形虫肝素结合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5 高宇辉;恶性疟原虫候选抗原PfMAg-1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6 张旭;恶性疟原虫表观遗传修饰对var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杜承;恶性疟原虫Pf332抗原的免疫原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会良;利用基因组数据库筛选恶性疟原虫抗原候选基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9 韩志富;恶性疟原虫动力素蛋白Pfdyn功能研究及感染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质组检测数据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10 陶艳琳;抗恶性疟原虫特异性人源抗体Fab片段的制备和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复方萘酚阿奇对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的实验性研究[D];大理学院;2011年

2 蔡绍雨;恶性疟原虫标准株的建立[D];大理学院;2013年

3 郝明明;克钦邦佤邦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五种抗疟药抗性的体外测定[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赵辉;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的态型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贾晶;新型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基因表达平台的建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王安平;恶性疟原虫抗氯喹pfcrt基因的研究[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05年

7 吴昕昕;恶性疟原虫MSP1蛋白C-末端19kD蛋白在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中的表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晶敏;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基因分型及抗药性基因pfcrt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9 胡东伟;我国恶性疟原虫地理株青蒿素抗性虫株的体外培育及其敏感性测定[D];蚌埠医学院;2012年

10 张岩;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表面膜蛋白1 DBLα区的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5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