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数量性状下考虑家系信息的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7 08:29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是研究疾病与基因关联性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一次性检测到数以万计的SNPs信息,还可以对未知基因进行定位探索。基于家系信息的关联研究相对于基于群体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考虑群体混杂和群体分层,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针对家系数据研究数量性状下的检验统计量,用以发现与感兴趣疾病关联的基因位点。以往大多数基于家系信息的关联研究是在已知遗传模型下对二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或在遗传模型未知情况下直接使用基于可加模型的统计量。但是,很多已知的遗传疾病其性状表现为连续性,潜在遗传模型也不仅仅表现为可加遗传。为此,本文在数量性状下同时考虑隐性、可加、显性遗传模型这三种遗传模型,提出稳健的统计量~((3),使得在遗传模型未知情形下具有较好的统计功效。由本文的模拟结果表明,~((3)在隐性、可加和显性遗传模式下的第I类错误控制较好,统计功效比较稳健。尤其是当遗传模型为隐性遗传时,~((3)在不同的样本量和家庭数下都具有较高的统计功效。综上所述,~((3)在遗传模型未知情形下是更稳健的统计量。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394
【部分图文】:

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样本量,显著性水平


笱?妒垦?宦畚模菏?啃宰聪驴悸羌蚁敌畔⒌墓亓?治?22图3-1 =0.001,I=5的统计功效对比本文图3-1是在模拟5000次后,在显著性水平 =0.001,家庭数I=5的背景下,本文所研究的 和一般研究的 , , 分别在隐性遗传、可加遗传、显性遗传三种模型下,不同样本量 = {

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样本量,显著性水平


笱?妒垦?宦畚模菏?啃宰聪驴悸羌蚁敌畔⒌墓亓?治?23图3-2 =0.05,I=5的统计功效对比本文图3-2是在模拟5000次后,在显著性水平 =0.05,家庭数I=5的背景下,本文所研究的 和一般研究的 , , 分别在隐性遗传、可加遗传、显性遗传三种模型下,不同样本量 = {

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样本量,显著性水平


笱?妒垦?宦畚模菏?啃宰聪驴悸羌蚁敌畔⒌墓亓?治?24图3-3 =0.01,I=5的统计功效对比本文图3-3是在模拟5000次后,在显著性水平 =0.01,家庭数I=5的背景下,本文所研究的 和一般研究的 , , 分别在隐性遗传、可加遗传、显性遗传三种模型下,不同样本量 =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惠栋;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和世代平均数[J];遗传学报;1989年02期

2 莫惠栋;李志民;;增广NCⅡ设计和遗传模型测验[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朱军;广义遗传模型与数量遗传分析新方法[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4 叶子弘,朱军;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1年01期

5 许自成,郑奇君,段新国;MINQUE法在遗传模型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任根深;吴景科;刘万成;雒杼;;冬小麦农艺性状遗传模型、选择适宜世代及育种潜力预测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1993年07期

7 李存斌;李鹏;;企业项目集风险元传递混沌遗传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2年24期

8 童志怡;陈从新;肖国峰;;滑坡演化的逐代遗传模型[J];岩土力学;2007年01期

9 郑永胜;吴昆仑;迟德钊;马晓岗;;矮秆种质的赤霉酸反应和株高遗传模型的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刘强;加尔肯;艾合买提江;;小麦蛋白质含量配合力和遗传模型测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捷;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分离分析法的拓展[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蒋锋;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QTLs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曹小丽;染色体9p21和ABCA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庞红喜;穗重型小麦发育特性及穗粒重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汤天泽;工业专用特高芥酸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杂种优势、分子标记及关键基因克隆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彧琦;数量性状下考虑家系信息的关联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卢晓延;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品质指标的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图谱初步构建[D];西南大学;2014年

3 许明陆;武陵山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性与育种潜力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0年

4 王羽琦;MMP-9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关联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5 于大伟;玉米气生根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及其遗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兴圣;普通小麦籽粒特性的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鸭育种混合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南大学;2005年

8 宋芸;玉米幼胚培养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国强;2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模型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夏燕莉;玉米幼胚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再分化的遗传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58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58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a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