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面颈部分区及其局部结构解剖学:面颈部软组织层次

发布时间:2020-10-28 05:13
   在面颈部解剖学理论中层次解剖学、结构解剖学、功能解剖学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刊2019年30卷第6期和10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笔者重点描述了面颈部的重要组成结构,如面部韧带、间隙、脂肪垫(团),也简述了SMAS中的重要表情肌与面部年轻化和面部老化的关系。然而,组成结构包含在解剖层次中,若要了解和应用面颈部解剖学结构,需要从层次解剖学入手,即,若想掌握面颈部解剖学知识,就要从认知软组织层次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入手;若要熟练应用各种面部年轻化的方法(手术和非手术),更需要掌握详细的面颈部软组织层次解剖学、结构解剖学和功能解剖学知识。现将面部皮下脂肪层、SMAS、面部间隙和深筋膜的重点知识点和理论基础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部分图文】:

面部,韧带,脂肪垫,间隙


覆膜是SMAS表情肌深浅面(主要是深面)被覆着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薄膜,类似于肌外膜,笔者称之为“覆膜”。如额肌深面被覆着帽状腱膜,眼轮匝肌、颈阔肌深面的覆膜滑动性极好。有了这层覆膜,额肌、眼轮匝肌、颈阔肌、颧肌等SMAS的表情肌才能很好地运动。脂肪垫:大部分面部间隙含有脂肪垫,但有些脂肪结构并不称其为“脂肪垫”。脂肪垫多由疏松柔软无纤维结缔组织带有包膜的脂肪团或脂肪片构成,其质地的柔软性使它们具有了潜在的润滑作用。具有为间隙(房顶)SMAS表情肌的运动提供润滑的功能。但由于受包膜的限制,脂肪垫才不致于过早的松散和下垂,面部间隙中的脂肪垫一直处于被运动的状态中,即随着表情肌的运动而运动,如眶隔脂肪和眉脂肪垫;也有脂肪垫是随着眼球的运动、咀嚼肌的运动而运动的,如眶隔脂肪和颊脂肪垫。颊脂肪垫位于颧大肌的深面,其主要功能是辅助颞肌和咬肌大辐度的强力运动。因此,颊脂肪垫也包括其他脂肪垫均是重要的美容解剖学结构。也因此,在无较明显的适应证情况下,随意切除和损伤脂肪垫等均不可行。因外覆包膜脂肪垫的血供较单一,致使其较早地发生了退行性变。。也就是临床上常见的面部容积减少性老化现象产生的病理和生理学原因。面中部和颞部会较早发生容积减少性老化现象,也是由于这些部位含有较多的脂肪垫或称Rohrich脂肪腔室的缘故[13]。4 骨膜与深筋膜

状态图,张力,动态变化,状态


第4层的面部间隙并不是组织结构,是潜在的间隙。从额部到颈部,在SMAS的肌性部分深面均存在着这种潜在的间隙。但仅口轮匝肌深面却无此潜在的间隙。面颈部间隙包括额肌后间隙、眉间隙、隔前间隙、颧前间隙、上颌前间隙、颊间隙、咬肌前间隙、颈阔肌后间隙、颏肌后间隙、颞间隙。只有颞间隙位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之间。而颞浅筋膜不是表情肌,因此不具备运动功能。但颞浅筋膜是由耳上肌退化而来,所以其深面遗留间隙。面部间隙与皮肤、皮下组织、SMAS、骨膜或深筋膜这4层软组织结构不同,第4层面部间隙的特点是被各种韧带隔成了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组成了一个房间,“房顶”是SMAS,“地板”是骨膜或者深筋膜,“间隔墙”就是韧带。如颧前间隙:“房顶”是眼轮匝肌,“地板”是颧骨骨膜,“间隔墙”是上界的眼轮匝肌下韧带与下内界的颧弓韧带;再如额肌后间隙:“房顶”是额肌,“地板”是额骨骨膜,“间隔墙”是有两侧界的颞上隔和下界眼轮匝肌下韧带以及颞附着(眶外侧韧带)。见图5。面部间隙使SMAS浅层肌具有了灵活性,所以面部间隙是面部表情的辅助装置。广泛存在的面颈部SMAS均处于同一平面,表情肌有各种表情的分界线,从而表达清晰明确的“喜怒哀乐”等表情。这个明确的界线就是由面部韧带构成的“间隔墙”,即为面部间隙的界线。所以,面部韧带也是面部表情的制动装置。大部分面部韧带是面部间隙的界线(间隔墙),如额肌后间隙两侧界是颞上隔,下界是眼轮匝肌下韧带和颞附着;位于上下睑的隔前间隙,其环形边界是眼轮匝肌下韧带;咬肌前间隙(王岩间隙)前界是SMAS-颧颊部韧带(咬肌韧带),上界是颧弓韧带,下界是颈阔肌悬韧带等[12]。既然面部间隙是SMAS表情肌的运动辅助装置,其滑动性能是笔者要讲述的重点,而滑动性能来源于其滑动结构。面部间隙的滑动结构有“覆膜”和“脂肪垫”两种。

咬肌,筋膜,缘支,解剖学


第5层软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一,面部年轻化的各种悬吊方法均需要有稳定可靠及有选择余地的固定点,颞深筋膜是其最佳的选择。第二,之所以有各种SMAS除皱术,就是因为有咬肌筋膜对面神经颧、颊、下颌缘支的保护,才使SMAS-颈阔肌瓣下分离成为了安全的分离平面。所以,笔者认为咬肌筋膜是SMAS除皱术和高位SMAS除皱术的首位解剖学结构基础,因其有保护面神经颞支的重要作用。(待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志军;王岩;石恒;樊雯君;党宁;马晓艳;叶立;;高位SMAS除皱术的关键点[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10期

2 王岩;杨柠泽;王志军;谢尚生;马晓艳;聂丽丽;;咬肌前间隙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年02期

3 李晨;吕宁;王志军;杨柠泽;;面中部脂肪垫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4 王娜;王志军;张晨;胡刚;;再支配的方法及时间对早期失神经支配兔颈阔肌的影响[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od J.Rohrich;;聚焦除皱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年11期

2 王志军;王娜;张晨;胡刚;王文凯;赵贵庆;高景恒;;两级递进式提紧浅表肌腱膜系统除皱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年06期

3 王志军;王娜;胡刚;张晨;王江宁;高景恒;;面神经腮腺外分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4 江华,刘安堂,张盈帆,吴包金;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游离移植后运动终板形态的演变[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5 潘安娜,郑刚,陈显芹;老年睑袋整形术后避免不良外观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05期

6 陈雪梅,梅晓云,张沛云,顾晓松;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年01期

7 潘安娜,郭京丽,王丽娟,李幼琼;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8 冀航,胡志奇;咀嚼肌瓣面神经再支配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9 徐建广,顾玉东,李继峰;被动活动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超微结构及酶组织化学影响[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1期

10 严义坪,张海明;颊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及其在面颊部整形手术中的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秀丽,朱声荣,陈卫民,张文峰;颌面颈部囊肿囊液细菌与感染的关系[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2 贺成贵;;口腔颌面颈部解剖标本的制作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11期

3 索利娅;;面颈部美容按摩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02期

4 王志军;白承新;李冠一;滕晓雪;杨丽湘;李颖;崔志乔;高景恒;;面颈部分区及其局部结构解剖学[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年06期

5 汪涌;姜会庆;洪志坚;胡心宝;汪军;;同种异体头皮及面颈部和双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的应用解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2859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59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