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自噬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途径

发布时间:2020-10-29 14:45
   肝脏是脂质代谢的重要场所,肝脏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脂肪肝、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自噬在维持肝脏脂质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增强或抑制可影响脂质代谢,但其具体途径尚不完全清楚。饮食、环境、药物等因素可以通过AMPK、m TOR、PPARα、SIRT1、内质网应激等自噬途径影响肝脏脂质代谢。脂质代谢紊乱对自噬也有影响。本文就近几年自噬影响脂质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文章目录】:
一、肝脏自噬特点
二、肝脏脂质代谢
三、影响脂质代谢的自噬途径
    (一)AMPK途径
    (二)m TOR途径
    (三)PPARα途径
    (四)SIRT1途径
    (五)内质网应激途径
    (六)其他途径
四、自噬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一)抑制脂质的生物合成
    (二)促进脂质消耗,促进脂滴分解
五、脂质代谢对自噬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宁;王长楠;倪鑫;;硫化氢与自噬:一把双刃剑[J];生命的化学;2019年01期

2 宁洁;刘娇;廖端芳;;自噬与脂质代谢的研究新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7年05期

3 陈恒余;孙军;;自噬的新分支:内质网自噬[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4期

4 李华顺;;AMPK和mTOR的自噬姻缘[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郭亚男;刘青;;自噬对衰老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7期

6 牟婕;冯文静;王珊;冯美苹;毛拥军;;自噬调控衰老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年01期

7 马文科;戴舒惠;罗鹏;杨悦凡;费舟;;线粒体自噬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06期

8 刘巧云;沈汉明;夏大静;;锌与自噬[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9 林晶晶;杨宇丰;;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J];生物技术进展;2019年05期

10 王培;付宇;郑桓;习瑾昆;;线粒体自噬与疾病[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璐;锌转运体Zip7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娟;HIV-Tat蛋白和METH协同诱导树鼩多巴胺神经元自噬机制及GsRb1的干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包丽丽;mTORC1调控TNF-α诱导的HUVECs凋亡与自噬的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关一诺;MicroRNA-210对自噬的调控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损伤模型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9年

5 周丽娜;α-硫辛酸对帕金森病模型自噬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6 罗小暖;柯萨奇病毒B3型通过内质网应激引起自噬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

7 于织波;TRIM22通过自噬调控RSV复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慧阁;Sestrin2/AMPK信号介导骨骼肌细胞自噬在有氧运动改善C57BL/6小鼠胰岛素抵抗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9 陆小溦;AMPK-mTOR-HIF1-VEGF信号通路在小鼠卵泡发育中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0 符庆瑛;大肠杆菌双杂交筛选AMPKα2相互作用蛋白[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浩荡;肺炎支原体膜脂质经TLR4和自噬途径调控小鼠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D];南华大学;2019年

2 魏海谅;AngⅡ诱导STAT3信号通路依赖的自噬促VSMCs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3 洪丹彤;SIRPα 3'UTR通过ceRNA网络调控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自噬反应的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4 邹晓琳;EV71诱导人神经细胞SH-SY5Y自噬及凋亡的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5 朱慧敏;自噬在肠道病毒71型复制中的作用和机制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6 王克荣;汉坦病毒动态调控自噬流拮抗宿主固有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7 王友娣;SIDT2在脂肪组织自噬和分化成熟中的机制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9年

8 杨鹏;microRNA-24通过自噬途径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9 何燕;HBXIP介导的自噬调控及抗菌机制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10 肖燕;自噬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1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61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