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STAT1-CXCL9-10信号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2:04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在炎症微环境下,通过STAT1-CXCL9-10信号通路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小鼠骨实质来源MSC,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诱导分化等方法检测MSC自身生物学特性;炎症因子TNF-α、IFN-γ刺激MSC,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趋化因子CXCL9、CXCL10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TAT1及p-STAT1表达;进一步,RT-PCR检测转染STAT1-siRNA后MSC在炎症因子TNF-α、IFN-γ刺激下STAT1、CXCL9及CXCL10的mRNA表达量;Western印迹检测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量。结果分离培养的MSC呈成纤维样,涡旋状贴壁生长,高表达CD29、Sca-1和CD90,不表达或低表达CD11b、CD31、CD34、CD45和MHCⅡ;诱导分化结果显示,细胞出现大量脂滴,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成脂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成骨关键转录因子骨钙素和Runx2表达显著增加(P0.001);炎症因子TNF-α、IFN-γ刺激后MSC中CXCL9、CXCL10、STAT1及p-STAT1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01)。采用siRNA敲低MSC中STAT1表达后,在同样的炎症因子刺激下CXCL9、CXCL10、STAT1及p-STAT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 MSC在炎症微环境(TNF-α、IFN-γ)中,通过高表达STAT1促使趋化因子CXCL9及CXCL10高表达,进而影响MSC的免疫抑制作用。
【部分图文】:

来源,炎症,转染,因子


为探讨MSC在炎症环境中是否通过STAT1调控CXCL9与CXCL10的表达,采用3种STAT1-siRNA(siRNA-729、siRNA-777、siRNA-850)分别转染P3代MSC,培养48 h后收取细胞,RT-PCR检测敲低效率。结果显示,siRNA-729、siRNA-777、siRNA-850均可有效降低STAT1表达,以siRNA-777效果最佳(图4A)。为此,我们采用siRNA-777转染MSC,经炎症因子TNF-α、IFN-γ刺激12 h后,RT-PCR检测结果证实,敲低STAT1的MSC在炎症因子TNF-α、IFN-γ刺激下,CXCL9及CXCL10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图4B)。上述结果提示MSC在炎症微环境下通过STAT1基因调控促进CXCL9与CXCL10的表达。3讨论

趋化因子,炎症,微环境,免疫抑制


MSC因其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和多向分化功能广泛应用于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肺纤维化等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4]。MSC如何发挥免疫抑制功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结果表明,MSC通过TGFβ1、HGF、IDO、NO、前列腺素E2、IL-10、HLA-G5、外泌体、生长因子、趋化因子、补体成分等代谢产物抑制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树突状细胞(DC)的增殖与活化,同时还可通过抑制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性等方式调控炎症反应[14-16]。但最新研究发现,MSC这种免疫抑制作用依赖于炎症微环境,受炎症因子种类和浓度调控,即MSC免疫抑制作用具有可塑性,在强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其免疫抑制作用更强[8],这给MSC治疗炎症反应性疾病带来挑战。尽管有研究发现,炎症微环境刺激MSC高表达INOS产生NO,或高表达趋化因子如CXCL9、CXCL10等募集免疫细胞至其周围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10],但炎症因子如何调控MSC高表达CXCL9、CXCL10,目前仍不清楚,为此,我们展开相关研究。图3 炎性微环境下MSC高表达STAT1及p-STAT1

微环境,趋化因子,炎症,转染


炎性微环境下MSC高表达STAT1及p-STAT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J];中国兽药杂志;1998年01期

2 潘兴华,王水琴,陈志龙,黄丽娜;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雏鸡抵抗地塞米松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9年01期

3 严淑贤;遮光剂防护紫外线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4期

4 李锋,刘利,饶邦复,高兴玉;冬虫夏草免疫抑制作用研究现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王金泉,刘志红;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机理的新认识[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年02期

6 郭雪翠;无能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8年05期

7 张见麟;小鼠红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GM_(979)免疫抑制因子的研究——Ⅰ小鼠白血病细胞系—GM_(979)的免疫抑制作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6年05期

8 金永柱,谢蜀生;CTLA-4-FasL双功能分子的构建及其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6期

9 周璟,马宝骊,张家胜,王利,韩晓枫,张继英,柏峻;CTLA4Ig融合蛋白体外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探讨[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10 藏满保宏,李永庆,小林正伸,细川真,澄男,袁岚;荷瘤大鼠机体中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机理及低剂量Bleomycin处理后的改善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秀英;人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舒;禽白血病病毒衣壳蛋白p27免疫抑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2 吴小萍;人源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亓俊华;TNF-α增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探讨[D];青岛大学;2014年

4 田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4蛋白抗体制备与免疫抑制作用观察[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7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67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