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苦参软膏对小鼠湿疹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2 07:53
  目的观察苦参软膏对小鼠湿疹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BALB/cJ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建立湿疹模型,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给予相应药物外敷,对照组、模型组不予以任何处理,持续4周。试验结束后,实时荧光逆转录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的小鼠湿疹皮肤组织Notch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 RNA、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湿疹皮肤组织炎症细胞计数水平、Notch1、TGF-β1 mRNA、蛋白水平、IL-2、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湿疹皮肤组织炎症细胞计数水平、Notch1、TGF-β1 mRNA、蛋白水平、IL-2、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 <0.05);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湿疹皮肤组织炎症细胞计数水平、Notch1、TGF...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苦参软膏对小鼠湿疹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机制分析


各组小鼠皮肤组织HE染色比较(400倍)

比较图,湿疹,皮肤,比较图


各组小鼠湿疹皮肤组织Notch1表达(DAB染色,400倍)

皮肤,湿疹,蛋白,苦参


图2 各组小鼠湿疹皮肤组织Notch1表达(DAB染色,400倍)见表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湿疹皮肤组织IL-2、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湿疹皮肤组织IL-2、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地塞米松组、苦参软膏组湿疹皮肤组织IL-2、IL-6、TNF-α水平相近(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慢性湿疹的药物外治治疗研究进展[J]. 蒋祖玲,汤倩倩,黄安,王建辉.  医学综述. 2018(20)
[2]苦参软膏配合多西环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460例疗效观察[J]. 陈晨.  国医论坛. 2018(03)
[3]中医药治疗急性湿疹的研究进展[J]. 李孜怡,李怀军,赵晶,杨玉赫,王学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08)
[4]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 何津,张大为,张跃伟,郝春海,赵西凤,马龙滨,张景华.  中成药. 2018(01)
[5]外用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疗法联合中药洗剂及润肤剂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观察[J]. 戴艳,王玉欢,杨春华,万金,赵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3)
[6]近5年中医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J]. 王雅莉,李彤彤,赵艳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5)
[7]苦参制剂治疗银屑病疗效的meta分析[J]. 曲芃,张坤,陈官芝.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7(04)
[8]复方氟米松膏及浓复方苯甲酸软膏联合治疗手部角化皲裂性湿疹的效果[J]. 曹伟,王小媛,翟晓艳,朱小英,徐婷,王颖娟,林凤萍,张亚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02)
[9]苦参在T细胞介导的皮肤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吴芳妮,张芊,张春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08)
[10]复方苦参酊剂对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研究[J]. 刘玉明,刘慧民,沈先荣,李珂娴,罗群,蒋定文,刘琼,侯登勇,何颖,陈伟,王庆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2952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952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