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种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是指发生在人体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等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肝癌患病率及病死率均为世界第一位,术后极容易复发或转移,而且化疗耐药,5年存活率较低,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许多人体实验由于伦理学的限制,导致许多药物试验方法不可应用于人。所以建立符合临床肝癌发生与发展特点和疾病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是所必需的。肝癌动物模型主要分为诱导性肝癌模型和移植肝癌两大类。由于肝癌诱癌建模的时间长,单纯靶向成肝癌的成模率有待提高,均影响肝癌诱癌动物模型的应用,因此移植性肝癌模型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人肝癌-鼠模型是肝癌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动物模型,其中常见的模型是人类肝癌细胞系或组织块接种于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等免疫功能缺陷小鼠,解决许多肝癌复发、转移和治疗机制等基础研究的问题,但此类模型特点是免疫缺陷,只是将小鼠作为肝癌研究的“反应器”,缺乏免疫系统对肝癌的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着重关注和构建不同免疫状况大、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以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常见途径,以鼠源的Walker-256细胞系与人源HepG2肝癌细胞系为细胞来源,通过肝叶注射和门静脉注射,建立模拟肝癌转移、复发的大、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以此模型尽量模拟临床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特点,并将其中大鼠模型应用于临床射频消融的实验性治疗和疗效判定研究。此外,鼠源的Walker-256细胞系还可模拟继发的转移性肝癌的临床发生过程。以此研究为肝癌的转移、复发以及继发的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和干预治疗提供实验动物模型。目的:正常免疫和免疫抑制剂干预状态下,构建三种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为转移性和复发性肝癌提供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并尝试将大鼠模型应用于临床射频消融实验性治疗和疗效判定研究。方法:选取鼠源Walker-256细胞系与人源HepG2肝癌细胞系,分别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大鼠和肝移植后“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免疫抑制小鼠,采用肝叶直接注射法和肝内门静脉注射法,建立三种原位移植性鼠肝癌模型,并形成以下分组:①门静脉-Walker-256组:门静脉注射Walker-256-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SD大鼠30只;②肝叶-Walker-256组:肝叶注射Walker-256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SD大鼠30只;③门静脉-HepG2组:门静脉注射人HepG2肝癌细胞-免疫抑制Balb/c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小鼠15只,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为甲基强的松龙、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肝癌鼠模型观察指标为:①动物一般情况与成瘤率、肿瘤大小、肝脏及其邻近脏器浸润转移情况;②病灶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③大鼠模型高频超声超影像学观察:;④动态观察小鼠模型体重、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此外,大鼠原位移植性鼠肝癌模型还用于射频消融治疗的实验性研究,取射频消融病灶与周围组织,进行以下检测:①:HE染色光镜观;②细胞凋亡TUNEL染色。结果:三种方法均能成功构建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成模时间在9-15天之间,成瘤率在14.3%~33.3%之间,其中高频超声检测门静脉-Walker-256组与肝叶-Walker-256组模型大鼠,可发现肝叶肿瘤,主要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不规则低回声团,内部回声不均匀。HE染色显微镜下观为肿瘤细胞呈条索及团块状排列,胞核大浓染,异型性明显,胞质量少,为转移性肝癌的特点。大鼠肝癌模型射频消融干预后,以进针点为中心,递次向外延伸区域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区、凋亡坏死混合区和凋亡为主区域,其中前两区域有大量的炎性细胞侵润,后两区域可见有少量残余的肿瘤细胞。在门静脉-HepG2组小鼠原位移植肝癌模型,模型小鼠白细胞数为8.87±4.25%;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数值为66.78±14.49%,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数为18.36±11.07%,单核细胞9.45±7.00%,小鼠体重变化呈逐步下降趋势,与正常比较有明显差距。病理取材瘤体大小(直径)为3.0mm。光镜下病理学观察为,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较大分裂象增多,成深染,核仁明显,异型性高,胞质少且染色较浅。结论:三种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均成功构建,可基本模拟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的转移性肝癌和肝癌复发,其中大鼠原位移植肝癌模型可用于射频治疗实验性研究。
【关键词】:鼠 walker-256 HepG2 肝癌 射频消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R-332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WALKER-256大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射频消融治疗14-26
- 1.材料与方法14-21
- 2.分析及处理21
- 3.试验结果21-26
- 第二部分 门静脉注射人HEPG2肝癌细胞-免疫抑制BALB/C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构建26-41
- 1.材料与方法26-33
- 2.统计学处理33
- 4.实验结果33-37
- 5.讨论37-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 实验操作图43-44
- 综述 鼠移植肝癌模型的研究进展44-63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5
- 中英文对照词65-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迁,范维杰;裸鼠简易饲养方法和裸鼠人肝癌细胞移植模型的初步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2 陶文照,康俊升,何德华,张武杨,杨筱菊,戴益民,吕发度,倪灿荣,姜庆明,肖辉;一株裸鼠人体肝细胞癌组织模型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3 王锦波,何振平;大鼠移植性肝癌胆道转移模型的建立[J];肝胆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4 葛锡锐,许河生,施渭康,季闻行,李绍康,姚鑫;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甲胎蛋白变化的定性和定量观察[J];实验生物学报;1978年01期
5 钱振超;刘金友;赵肃荣;于丽华;张德玉;魏文汉;;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肝细胞性肝癌模型(H615)的建立[J];医学研究通讯;1982年07期
6 董永华,林贵;大鼠肝癌肝动脉碘油柱塞后的门脉血供[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年09期
7 陈颖华;蔡常洁;陆敏强;郭中敏;杨扬;陈规划;;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规律的大鼠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海燕,方肇勤,梁尚华;小鼠移植性肝癌(H_(22))模型的研究及在中医药抗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9 马曾辰,汤钊猷,薛琼,徐元鼎;两株裸大鼠人肝癌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肿瘤;1986年04期
10 嵇健;刘民锋;杨翼鹏;郭昭泽;董建宇;叶长生;;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建立人乳腺癌小鼠移植模型[J];中国肿瘤临床;2014年10期
本文关键词:三种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1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