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皮瓣法构建裸鼠低氧口腔癌模型
发布时间:2021-08-29 01:02
目的:构建裸鼠低氧口腔癌模型,为低氧相关体内研究提供工作基础。方法:在裸鼠背部皮肤设计以单侧旋髂深动脉供血的带蒂皮瓣,切开翻瓣及原位缝合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IF-1α检测确定低氧最佳位点;口腔癌细胞裸鼠接种成瘤后,同法带瘤切开翻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HIF-1α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裸鼠背部带蒂皮瓣长宽比在2~3:1时,皮瓣色泽正常,近颅端1/3皮肤细胞形态结构正常,HIF-1α表达明显上调,为最佳接种位点;带瘤切开翻瓣48 h后,肿瘤细胞HIF-1α表达明显上调,证实了肿瘤内环境低氧状态的动态变化。结论:带蒂皮瓣法构建裸鼠低氧口腔癌模型,方法简便易行,低氧变量施加确实可靠,为口腔癌低氧相关体内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文章来源】:口腔医学研究. 2019,35(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裸鼠皮肤低氧模型构建
所有裸鼠术后生活状态良好,无死亡事件发生。切开翻瓣后48 h,长宽比在2~3∶1的皮瓣色泽、质地基本正常,瓣下无积血积液(图1c)。当长宽比大于4∶1时,皮瓣尖端变黑结痂,有坏死表现(图1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本组大小为20 mm×10 mm的皮瓣各段,皮肤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正常,无液化、空泡化等坏死表现(图2a,2b);皮肤鳞状上皮细胞HIF-1α表达自远颅端向近颅端逐渐升高,近颅端1/3上调最为显著(图2b)。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类似,各段组织均可见HIF-1α表达,皮瓣近颅端1/3皮肤组织HIF-1α显著上调(图2c)。2.2 HIF-1α在口腔癌低氧裸鼠模型中的表达
口腔癌细胞接种成瘤后,切开翻瓣可见肿瘤位于皮下,与皮肤有黏连,可随皮瓣一并翻起,基底部肌膜完整,无侵犯,旋髂深动脉及胸外侧动脉清晰可见(图3a)。肿瘤周围及表面可见大量新生血管,毛细血管从主干血管发出支配肿瘤组织,有明显血管生成表现(图3a)。皮瓣复位缝合后48 h,色泽质地正常,无坏死表现(图3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呈典型鳞状细胞癌生长方式排列,状态良好;切开翻瓣后48 h细胞无空泡化、液化变性等坏死表现,而HIF-1α表达较0h明显上调,说明肿瘤低氧程度发生了显著提高(图3c,3d)。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 王倩,侯大为. 口腔医学研究. 2018(11)
本文编号:3369581
【文章来源】:口腔医学研究. 2019,35(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裸鼠皮肤低氧模型构建
所有裸鼠术后生活状态良好,无死亡事件发生。切开翻瓣后48 h,长宽比在2~3∶1的皮瓣色泽、质地基本正常,瓣下无积血积液(图1c)。当长宽比大于4∶1时,皮瓣尖端变黑结痂,有坏死表现(图1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本组大小为20 mm×10 mm的皮瓣各段,皮肤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正常,无液化、空泡化等坏死表现(图2a,2b);皮肤鳞状上皮细胞HIF-1α表达自远颅端向近颅端逐渐升高,近颅端1/3上调最为显著(图2b)。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类似,各段组织均可见HIF-1α表达,皮瓣近颅端1/3皮肤组织HIF-1α显著上调(图2c)。2.2 HIF-1α在口腔癌低氧裸鼠模型中的表达
口腔癌细胞接种成瘤后,切开翻瓣可见肿瘤位于皮下,与皮肤有黏连,可随皮瓣一并翻起,基底部肌膜完整,无侵犯,旋髂深动脉及胸外侧动脉清晰可见(图3a)。肿瘤周围及表面可见大量新生血管,毛细血管从主干血管发出支配肿瘤组织,有明显血管生成表现(图3a)。皮瓣复位缝合后48 h,色泽质地正常,无坏死表现(图3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呈典型鳞状细胞癌生长方式排列,状态良好;切开翻瓣后48 h细胞无空泡化、液化变性等坏死表现,而HIF-1α表达较0h明显上调,说明肿瘤低氧程度发生了显著提高(图3c,3d)。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 王倩,侯大为. 口腔医学研究. 2018(11)
本文编号:3369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3695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