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0 20:57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富集类别和参与代谢通路,进而推测德国小蠊的高温应答分子机制。方法以25℃环境为对照,对40℃高温处理2 h的德国小蠊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 database基因功能富集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及基因组京都信息数据库分析基因功能富集和代谢途径。结果测序数据经筛选后,得到93 725 712个读序,计算生成高温应答上调表达基因524个、下调表达基因525个。高温应答基因功能富集到14个类别和30个KEGG代谢途径,基因分类包括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苯丙氨酸4单加氧酶活性、L苯丙氨酸分解代谢、细胞外区、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性、芳香化酶活性、铁离子结合、氨基酸结合、膜结合细胞器、内质网膜、氧化还原酶活性、羧酸酯水解酶活性和信息素应答等方面。结论德国小蠊可能从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等几个方面应对高温胁迫,为揭示德国小蠊高温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31(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饲养与处理
    1.2 RNA提取与测序
    1.3 测序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测序与差异表达基因
    2.2 GO和KEGG数据分析
3 讨论
    3.1 高温引起德国小蠊的基因表达变化
    3.2 高温应答基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虫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J]. 张天浩,张仙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温度和光周期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史节律的影响[J]. 霍京,苗明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02)
[3]昆虫对极端高低温胁迫的响应研究[J]. 王艳敏,仵均祥,万方浩.  环境昆虫学报. 2010(02)
[4]高温对昆虫影响的生理生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杜尧,马春森,赵清华,马罡,杨和平.  生态学报. 2007(04)
[5]德国小蠊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J]. 齐欣,孙耘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01)
[6]不同温度下的德国小蠊实验种群生命表[J]. 杜云静,潘义,冯丹,张德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1(04)

博士论文
[1]沙葱萤叶甲幼虫对温度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D]. 单艳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2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42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