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形成炎症复合体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10 22:49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单增李斯特菌(LM)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过程中,对于炎症复合体活化与装配的作用,及其与毒力因子李斯特菌溶血素(LLO)的关系。方法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SP处理组、未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NI),每组3个复孔。SP处理组用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h,除NI外,其余各组巨噬细胞感染野生型LM(WT-LM)24h,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8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炎症复合体的关键蛋白组分ASC斑点(ASC-speck)的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WT-LM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不同时相点JNK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使用LM的△hly和△hly::hly突变株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胞内ASC-speck的形成情况及不同时相点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SP处理组IL-18的表达水平与未处理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法发现SP处理组ASC-speck阳性的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 

【文章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40(2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形成炎症复合体中的作用


图1JNK抑制剂对LM感染过程中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

比较图,野生型,巨噬细胞,表达水平


2.3野生型LM感染巨噬细胞不同时相时JN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野生型LM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t-JNK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然而,p-JNK水平在感染后10min即有明显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p-JNK的表达量逐渐增多,在20min和40min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缓慢减少,但持续120min时仍有明显表达。见图3。2.4LM突变株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胞浆内形成ASC-speck的变化结果显示,△hly-LM感染组ASC-speck阳性细胞的百分比(2.09±0.33)%与野生型LM感染组百分比(45.81±6.03)%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1),而在LLO重新表达的△hly::hly-LM感染组中,ASC-speck阳性细胞的百分比(42.18±2.50)%得到明显的恢复,与野生型L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05)。见图4。图3野生型LM感染巨噬细胞后不同时相t-JNK和p-JNK的表达水平图4LM突变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胞浆内ASC-speck的形成个数比较图5野生型和突变型LM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JNK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5LLO对LM感染后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出,无论野生型LM,还是突变菌株LM感染细胞后,p-JNK蛋白水平在感染40min时均有高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野生型LM和△hly::hly-LM感

比较图,突变菌株,巨噬细胞,胞浆内


C-speck的变化结果显示,△hly-LM感染组ASC-speck阳性细胞的百分比(2.09±0.33)%与野生型LM感染组百分比(45.81±6.03)%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1),而在LLO重新表达的△hly::hly-LM感染组中,ASC-speck阳性细胞的百分比(42.18±2.50)%得到明显的恢复,与野生型L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05)。见图4。图3野生型LM感染巨噬细胞后不同时相t-JNK和p-JNK的表达水平图4LM突变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胞浆内ASC-speck的形成个数比较图5野生型和突变型LM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JNK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5LLO对LM感染后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出,无论野生型LM,还是突变菌株LM感染细胞后,p-JNK蛋白水平在感染40min时均有高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野生型LM和△hly::hly-LM感染组p-JNK的表达量略有下降,但仍有明显表达,但△hly-LM感染组p-JNK表达量在80min时发生骤然消失,在感染120min时仍未恢复。3讨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具有高致死率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研究表明在LM感染过程中,LLO对于LM发挥毒力作用至关重要,它是李斯特菌入侵宿主细胞的强力分子武器,也是引起李斯特菌病的首要步骤[9]。LM在LLO的帮助下进入胞浆后,宿主细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yk调控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中炎症复合体的活化[J]. 刘倩倩,刘运德,张琼,李雪,冯香梅,刘晓春,邸宝华,申艳娜.  天津医药. 2014(05)



本文编号:3429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429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