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链断裂末端的Ku70/80结合对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4 18:57
我们的遗传物质DNA不断受到诸如化学物质、电离辐射和紫外光等外源因素和代谢产物及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等内源性因素的损伤。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s break, DSB)是最严重的DNA损伤之一,未修复或者错误修复的DSB会导致基因组重排、细胞凋亡、肿瘤发生和免疫缺陷。真核细胞依靠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 DDR)网络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放大,最终走向DNA修复、细胞凋亡或染色体重构等结局来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在DSB发生时,DDR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两种DSB修复通路: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来进行DNA修复。HR需要同源模板的存在来进行高保真的修复,而NHEJ则使用各种酶直接连接两个断裂的末端,因此保真度不如HR,但NHEJ可以连接几乎任何类型的DSB末端。不同的细胞类型会偏重不同的修复通路,此外,还有两种因素参与DSB修复通路选择的调节:细胞周期的时...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目次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质粒
2.2. 细胞培养及转染
2.3. 质粒电穿孔转染和化学转染方法
2.4. 质粒扩增、抽提、纯化及酶切
2.5. 基因组DNA提取及目的片段PCR扩增
2.6. 活细胞成像及激光微辐射
2.7. ssDNA,RPA以及Rad51的荧光免疫染色测定
2.8. Xrs5细胞中HR实验报告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HR实验
2.9. 全细胞蛋白提取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
2.10. DNA寡核苷酸底物制备和3’末端的放射性标记
2.11. 人类Ku70/80蛋白和Mt-Ku蛋白的纯化
2.12. DNA末端剪切实验
2.13. IR敏感性试验
2.14. 抑制剂浓度及处理时间
3. 结果与讨论
3.1. 人类的Ku80和Mt-Ku在S期和非S期都聚集到损伤位点
3.2. DNA末端阻滞削弱了末端剪切和HR相关蛋白在DSB末端的聚集
3.3. HR介导的DNA修复必需末端剪切因子可结合的DSB末端
3.4. Ku在DSB末端的解聚与DNA-PKcs介导的Ku的磷酸化相关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476284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目次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质粒
2.2. 细胞培养及转染
2.3. 质粒电穿孔转染和化学转染方法
2.4. 质粒扩增、抽提、纯化及酶切
2.5. 基因组DNA提取及目的片段PCR扩增
2.6. 活细胞成像及激光微辐射
2.7. ssDNA,RPA以及Rad51的荧光免疫染色测定
2.8. Xrs5细胞中HR实验报告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HR实验
2.9. 全细胞蛋白提取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
2.10. DNA寡核苷酸底物制备和3’末端的放射性标记
2.11. 人类Ku70/80蛋白和Mt-Ku蛋白的纯化
2.12. DNA末端剪切实验
2.13. IR敏感性试验
2.14. 抑制剂浓度及处理时间
3. 结果与讨论
3.1. 人类的Ku80和Mt-Ku在S期和非S期都聚集到损伤位点
3.2. DNA末端阻滞削弱了末端剪切和HR相关蛋白在DSB末端的聚集
3.3. HR介导的DNA修复必需末端剪切因子可结合的DSB末端
3.4. Ku在DSB末端的解聚与DNA-PKcs介导的Ku的磷酸化相关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476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4762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