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催产素水平及情绪、行为障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4 19:38
目的探讨大鼠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成年期异常行为、情绪问题及体内催产素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生期母婴分离组(NMS组),NMS组新生鼠生后第1~14天每天与母鼠分离2 h,6周龄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旷场测试、三厢社交测试、高架十字迷宫和强迫游泳测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CD38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OX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MS大鼠成年后自身梳理时间[(29.19±3.55)s,(55.90±4.03)s,P<0.001]和次数(6.67±0.74,9.53±0.73,P<0.05)均显著增加,提示刻板行为增加;与同伴互动时间减少[(350.40±41.25)s,(260.30±33.43)s,P<0.05],提示社交功能受损;对新环境的探索时长[高架开放臂:(78.15±20.95)s vs.(36.45±5.35)s,P<0.05;旷场中央区:(153.70±34.41)s vs.(13.84±4.80)s,P<0.01]减短、排便次数增多(1.72±0.24,3.25±0....
【文章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28(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新生鼠母婴分离
1.2.2 大鼠行为学测试
1.2.2.1 旷场测试
1.2.2.2 三厢社交测试
1.2.2.3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1.2.2.4 强迫游泳实验
1.2.3 Western Blot检测催产素相关蛋白表达
1.2.4 ELISA检测血清催产素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大鼠行为学测试
2.1.1 体重监测
2.1.2 旷场实验-运动功能
2.1.3 旷场实验-重复刻板行为
2.1.4 三厢测试-社交功能
2.1.5 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焦虑症状
2.1.6 强迫游泳测试-抑郁症状
2.2 大鼠下丘脑组织CD38及血清OXT检测
3 讨 论
3.1 生命早期不良发展因素对儿童成年后健康影响
3.2 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导致大鼠成年后孤独症样、焦虑、抑郁样行为加重
3.3 NMS大鼠体内CD38、OXT水平下降可能是大鼠行为异常的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母婴分离动物研究及其进展[J]. 张宇翔,刘建鹏,陈佳欣,张雪琴. 海南医学. 2017(06)
[2]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症状及其与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吉园依,张宇,殷菲,杨淑娟,杨洋,刘巧兰. 现代预防医学. 2017(02)
[3]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 邬志辉,李静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母爱剥夺与神经行为发育[J]. 李亚菲,鲁利群.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04)
[5]母婴分离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J]. 薛晓芳,李曼,王玮文,邵枫.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6)
[6]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全国妇联课题组. 中国妇运. 2013(06)
[7]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 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8]催产素与人类社会行为[J]. 刘金婷,蔡强,王若菡,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0)
[9]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行为的影响及机制[J]. 孙鸿燕,朱小霞,董文斌,陈玲玲,冯志强,雷小平,李清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11(19)
[10]早期剥夺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与海马BDNF mRNA表达变化[J]. 江雪华,张敏,陆大祥,韦佳,戚仁斌. 心理学报. 2010(06)
硕士论文
[1]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D]. 李凤莲.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76326
【文章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28(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新生鼠母婴分离
1.2.2 大鼠行为学测试
1.2.2.1 旷场测试
1.2.2.2 三厢社交测试
1.2.2.3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1.2.2.4 强迫游泳实验
1.2.3 Western Blot检测催产素相关蛋白表达
1.2.4 ELISA检测血清催产素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大鼠行为学测试
2.1.1 体重监测
2.1.2 旷场实验-运动功能
2.1.3 旷场实验-重复刻板行为
2.1.4 三厢测试-社交功能
2.1.5 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焦虑症状
2.1.6 强迫游泳测试-抑郁症状
2.2 大鼠下丘脑组织CD38及血清OXT检测
3 讨 论
3.1 生命早期不良发展因素对儿童成年后健康影响
3.2 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导致大鼠成年后孤独症样、焦虑、抑郁样行为加重
3.3 NMS大鼠体内CD38、OXT水平下降可能是大鼠行为异常的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母婴分离动物研究及其进展[J]. 张宇翔,刘建鹏,陈佳欣,张雪琴. 海南医学. 2017(06)
[2]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症状及其与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吉园依,张宇,殷菲,杨淑娟,杨洋,刘巧兰. 现代预防医学. 2017(02)
[3]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 邬志辉,李静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母爱剥夺与神经行为发育[J]. 李亚菲,鲁利群.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04)
[5]母婴分离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J]. 薛晓芳,李曼,王玮文,邵枫.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6)
[6]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全国妇联课题组. 中国妇运. 2013(06)
[7]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 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8]催产素与人类社会行为[J]. 刘金婷,蔡强,王若菡,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0)
[9]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行为的影响及机制[J]. 孙鸿燕,朱小霞,董文斌,陈玲玲,冯志强,雷小平,李清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11(19)
[10]早期剥夺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与海马BDNF mRNA表达变化[J]. 江雪华,张敏,陆大祥,韦佳,戚仁斌. 心理学报. 2010(06)
硕士论文
[1]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D]. 李凤莲.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76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4763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