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模方法的改进及评价
本文关键词:构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模方法的改进及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工程 动物 骨质疏松症 实验动物 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 建模方法 去势 药物性骨质疏松 失用性骨质疏松 营养性骨质疏松 脑源性骨质疏松 转基因小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背景:通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和防治都具有重大意义。目的:归纳和总结骨质疏松症建模方法及研究思路,揭示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现状和进展,比较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69年1月至2015年10月,以"动物模型;骨质疏松症"和"animal model;osteoporosis"为检索词,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分别以骨质疏松症建模方法、方法的改进以及各自方法的优缺点等几方面出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收集576篇相关文献,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的文献,共纳入5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可能只侧重于表现该疾病的某种病因、某一阶段、某些主要症状及某些病理生理变化,必须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和实验动物。大鼠手术去势法是目前骨质疏松症建模中最常应用的模型。药物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以糖皮质激素最常用。失用性法及营养性法应用局限,往往结合去势法或药物法一起使用。转基因、基因突变及脑源性模型的应用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全军骨科研究所 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动物 骨质疏松症 实验动物 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 建模方法 去势 药物性骨质疏松 失用性骨质疏松 营养性骨质疏松 脑源性骨质疏松 转基因小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8120138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5T8110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3174)~~
【分类号】:R580;R-332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量减少为特点,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函待解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瑞怡;陈蓉;;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军;新型多孔生物活性骨水泥用于椎体成型术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敏;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骨量基础数据的初步建立和相关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健;别让骨质疏松症走近你[J];农家参谋;2001年10期
2 杨先碧;振动可以治疗骨质疏松[J];发明与革新;2002年03期
3 黄燕兴,黄新芳;从94800例住院患者分析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滞后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1期
4 刘培成;新疆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2002年工作总结[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5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6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7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企业委员名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8 常静;骨质疏松:涉及多学科的公众健康问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18期
9 王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J];生物磁学;2004年02期
10 ;研究发现洋葱成分有助缓解骨质疏松症[J];食品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民;阎华;朱东;赵双龙;;不同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模拟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石印玉;詹红生;;骨质疏松症诊断疗效标准[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薛俊玲;孙海岚;蒋宝泉;陈婷;杨剑;何秀梅;唐蓉;刘洁;;重庆市某中小学教师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其与营养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4 陈锦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杨迪生;;癌症治疗相关骨质疏松的诊治[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高海青;;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7 郑少雄;;骨质疏松症诊治及钙剂的临床应用[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8 李梅;;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德才;;抗吸收骨质疏松药物进展[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周滨;;论脊椎骨质疏松症[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厚;应在基层建立骨质疏松中心[N];健康报;2004年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 章振林(博士) 核医学科 马寄晓(教授);骨质疏松误区解析[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言贵;怎样能知道患了骨质疏松症[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特约撰稿 林斯其 特约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著名内分泌专家、博士生导师 廖二元 教授;骨质疏松与补钙[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吉步坤;轻松跳跃预防骨质疏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容小翔;身痛不止骨质疏松症作崇[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沈浩 张文荣 唐步顺 王先华 东诚 曹霞 王伟;冬季 警惕骨质疏松引发骨折[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市四院 齐新生;骨质疏松症的防治[N];无锡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佶谊;绝经后妇女易骨质疏松[N];信息时报;2003年
10 朱国旺;防治骨质疏松我们共同的责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忻忆;离子束分析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安奇君;抑制Evi1基因表达促进BMSCs成骨分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周锐;维生素D在成骨细胞骨分化中的分子机制及骨质疏松与动脉钙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孙晓迪;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去势联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颖;骨质疏松症中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马宗民;各向异性骨再造理论模型及骨质疏松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朱东;骨质疏松的过程模拟及高频低载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曦;骨质疏松症相关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洪秀梅;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李秋军;骨质疏松脊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X;骨质疏松兔模型的建立与体外冲击波在骨质疏松局部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徐赫男;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勇;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畅征;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赵妍;定量CT测定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睿;持续与间歇1-7天振动对抗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德来;健骨灵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杨林;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的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雷巍;骨质疏松的模型计算及其光测软件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4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53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