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下合穴对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大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及核因子-κB等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2 04:25
本文关键词:电针下合穴对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大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及核因子-κB等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电针 DU模型大鼠 下合穴 TNF-α HMGB NF-κB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大鼠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等穴后对十二指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小肠下合穴下巨虚治疗对应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承筋组共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皮下注射盐酸半胱胺建立十二指肠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并治疗10 d后,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溃疡情况,ELISA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TNF-α、HMGB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中NF-κB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5个穴位组TNF-α、HMGB1含量均降低(P0.01),且上巨虚、下巨虚和足三里组溃疡评分及NF-κB的表达依次降低(P0.05或P0.01);2与下巨虚组比:阳陵泉组和承筋组评分、TNF-α、HMGB1含量以及NF-κB的表达均偏高(P0.01或P0.05),上巨虚组TNF-α、HMGB1含量亦增高(P0.05),足三里组较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下巨虚对DU大鼠炎症干预效果明显优于阳陵泉、承筋穴及上巨虚穴,提示下巨虚穴对DU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2足三里穴效果与下巨虚穴相当,二穴靶器官效应可能存在交集,其具体机制和内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电针 DU模型大鼠 下合穴 TNF-α HMGB NF-κB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27/H2718)
【分类号】:R245;R-332
【正文快照】: 《灵枢·本输》曰:“六腑皆出足之三阳”,即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合穴,而“合治内府”之“合”应为腑之下合穴而非经之合穴。我们前期也观察到小肠下合穴下巨虚对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疗效明显优于经合穴小海[1],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霞,李树伟;谈“下合穴”的临床运用[J];现代中医药;2003年05期
2 杨\,
本文编号:776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7763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