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小鼠背根神经节中痒觉神经元的分布特性

发布时间:2017-09-09 15:49

  本文关键词:小鼠背根神经节中痒觉神经元的分布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痒觉神经元 背根神经节 激光扫描共焦成像 双光子成像 转基因小鼠


【摘要】:目的观察小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痒觉特异性Mrgpr A3+神经元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遗传学方法将Mrgpr A3+神经元特异性标记强化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td Tomato;选取3只纯合Mrgpra3EGFP-Cre;ROSA26td Tomato成年转基因小鼠,分离皮肤和背根神经节组织;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成像技术观察Mrgpr A3+神经元的外周神经纤维在小鼠躯体皮肤的投射分布特征;采用双光子成像技术观察Mrgpr A3+神经元在整体背根神经节中的三维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脸颊、背部和脚掌皮肤的Mrgpr A3+神经纤维分布密集,粗且长,分布广泛;颈部和腹部皮肤的Mrgpr A3+神经纤维分布稀疏,短且小,呈散点状分布;Mrgpr A3+神经纤维在皮肤的有毛和无毛区域都有投射分布,且不同部位分布特点不同;几乎所有的Mrgpr A3+神经元都为小直径感觉神经元,且在颈、胸、腰、尾段背根神经节中均有分布;颈段、胸段、腰段和尾段的Z轴成像深度分别为350μm、250μm、400μm和200μm;躯体不同部位背根神经节中的Mrgpr A3+神经元的三维空间分布在不同节段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鼠躯体不同部位皮肤的Mrgpr A3+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和整体背根神经节中Mrgpr A3+神经元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都存在较大差异,痒觉神经元和末梢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不同区域存在痒觉生理反应差异的结构基础。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痒觉神经元 背根神经节 激光扫描共焦成像 双光子成像 转基因小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007)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CX2015B553)
【分类号】:R338
【正文快照】: 痒觉,最早被定义为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躯体感觉,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生理机制[1]。痒大体可分为急性痒和慢性痒,急性痒产生的神经机制较简单,慢性瘙痒产生机制较复杂[2]。临床上慢性瘙痒通常分为4类:皮肤病理性瘙痒、全身系统性瘙痒、神经病理性瘙痒和心理性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雁;唐宗湘;;痒觉信号通路与相关受体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年03期

2 唐宗湘;伍冠一;;脊髓水平的痒觉神经环路以及信息传递研究进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文瑾;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痒觉的影响及神经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丹;痒觉传染与痒觉共情的脑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苏忠斌;利用C-fos蛋白表达对痒觉信号在脑内传导通路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余瑾;利用c-fos蛋白表达对脊髓中痒觉和痛觉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1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21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