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还是失败——《逃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本文关键词:成功还是失败——《逃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逃离 文学伦理学 爱丽丝·门罗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身份
【摘要】:著名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在作品《逃离》中以逃离为主题分别用八个故事讲述了几位女主角出于不同目的而出逃的故事。门罗不仅用独到的眼光捕捉了女性群体的困苦与迷茫,更将视野置于伦理、人性、责任等更为广阔的方面,以其细腻入微的文字,激发读者去思考与判断。本文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从斯芬克斯因子、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卡拉与格雷斯两位女主人公的出逃成功与否,并由此展开思考。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分类号】:I711.074
【正文快照】: 爱丽丝·门罗(1931-)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也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门罗的小说中,她始终不渝地描绘平民小镇生活的画卷,将生命等严肃的主题艺术地蕴含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作家休·加纳曾评价道:“从事写作的人比比皆是,可是真正的艺术家太少了,简直很难找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经苹;;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名利场》中的婚姻爱情伦理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吴远青;李明明;;《珍妮姑娘》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3 崔潇月;;环境伦理中的身份变化——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4 于美琴;;伦理禁忌的慨叹——论哈代《儿子的否决》[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袁雪生;;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6 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7 聂庆娟;;《欲望号街车》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4期
8 刘霞;;《失乐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22期
9 谭丽华;;霍桑小说中伦理道德悲剧成因分析——以《红字》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岳铁艳;;论西奥多·德莱赛笔下的罗伯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夏文静;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D];吉林大学;2013年
3 蔡隽;大卫·马梅特戏剧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陈婧;论新时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与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郑斯扬;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的乡土伦理观[D];厦门大学;2014年
6 林宛莹(LIM WOAN YIN);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红卫;哈罗德·品特戏剧伦理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吴志凌;围城内外的变奏[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学谦;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获奖作家作品之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国强;“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管见[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2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3 陈晨;;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看《紫颜色》中的两性关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1期
4 蔡云艳;;文学伦理学批评:内涵、目的以及范围[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谢素霞;;《押沙龙,押沙龙!》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蔡云艳;;文学伦理学批评:内涵、目的以及范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修树新;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8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9 ;“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讯(2013年10月25日—27日中国·宁波)[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1期
10 ;“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讯[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耀东;;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尹根德;阮小娟;覃玖英;;文学伦理学视野下的詹姆斯·赖特诗歌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松林;作为方法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N];文艺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郝日虹;文学伦理学批评打破固有思维定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N];文艺报;2008年
4 车凤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特征[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朱宝荣 丁曦妍;面对动物的伦理困惑[N];文艺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小翠;《只争朝夕》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朱晓亚;福克纳《熊》的文本变迁与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舒雅;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哈金的《等待》[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洋;《灶神之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程宝毛;《押沙龙,押沙龙!》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6 刘佳;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垂死的肉身》的伦理主题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斐;《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河南大学;2012年
8 许靓;从起点到终点—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白孔雀》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睿;从疏离到融合——以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宠儿》[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素霞;福克纳创作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3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8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