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西尼的女儿》的脸面性解读
发布时间:2017-11-14 12:32
本文关键词:《拉帕西尼的女儿》的脸面性解读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和突出的写作技巧,细腻的表现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此外,他的作品主要以美国本土生活和文化为题材,在英美乃至整个世界文坛都一直享有盛名。其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中的《拉帕西尼的女儿》,是霍桑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一经发表,便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纵观以往对小说《拉帕西尼的女儿》的研究,或从象征主义对其解读,或用女性主义对其挖掘,或从结构主义对其探析。本文将试图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德勒兹哲学系统中的脸面性对《拉帕西尼的女儿》进行解析。 德勒兹是世界公认的隐喻大师,通过隐喻巧妙地提出其哲学思想。在其众多哲学概念中,“脸”是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核心概念之一。“脸”的形成是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权力组织形式变化的共同结果,具有排他性和非个性化。它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本文通过从脸面性的角度对《拉帕西尼的女儿》进行文本分析,挖掘出霍桑在作品中体现的科学观。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论,简要介绍此文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及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霍桑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及其代表作,并对霍桑及其小说《拉帕西尼的女儿》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归纳和总结。第三章是理论基础,主要阐述脸面性的基本定义,理论来源。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该章节主要以脸面性为视角,对小说《拉帕西尼的女儿》进行解读,详细分析小说中两大主人公在脸面性作用下,誓死捍卫自身利益的行为,揭示作品中反对美国当时普遍存在的伪科学,呼吁人们理性对待科学。第五章是结论,总结霍桑的科学态度同时阐明了用脸面性解读霍桑作品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作者希望通过从脸面性视角分析《拉帕西尼的女儿》能使读者对作品有更进一步了解。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茜茜;;走进虚晃与真实的“中间地带”探索霍桑语言的不确定性——浅析《拉帕西尼的女儿》的文体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文洋;;《拉帕西尼的女儿》中霍桑的科学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静;;霍桑的象征世界——读《拉帕西尼的女儿》[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管雪莲;;《红字》的叙事策略及意义生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文洋;;《拉帕西尼的女儿》的哥特色彩[J];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刘文洋;;解析贝阿特丽丝之“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7 郑先媛;;从结构主义角度分析霍桑的《拉帕西尼的女儿》[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8 马俊杰;从《红字》中的《圣经》原型看霍桑的宗教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刘海霞;;论《拉帕西尼的女儿》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10 冯宜丽;;从《红字》探析霍桑的宗教信仰与怀疑[J];世纪桥;2006年10期
本文编号:118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8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