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女性主义视角再读《荆棘鸟》

发布时间:2017-11-16 12:04

  本文关键词:从女性主义视角再读《荆棘鸟》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荆棘鸟》 人物形象 内涵 寓意


【摘要】: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名作《荆棘鸟》中为读者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作品通过三个勇敢叛逆的女性形象,她们敢于与命运抗争,谱写了崇高的爱情交响乐,从而实现了对人类生命意义的升华。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荆棘鸟》的主人公,并解读其寓意内涵。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
【分类号】:I611.074
【正文快照】: 引言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林·麦卡洛于20世纪70年代撰写了一部举世闻名的作品《荆棘鸟》,被称为澳大利亚的《飘》。整部作品的描写背景是德勒海达牧场,贯穿整体的剧情是梅吉与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故事,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荆棘鸟》中所描写的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兰;;《荆棘鸟》中“玫瑰”意象的象征意义研究[J];语文建设;2013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忆文;现实主义的写实——评伊莉沙白·乔莉的《帕克先生的情人卡》[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王晓凌;当代澳大利亚文学观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陈丽慧;打开心灵的窗户——评心理现实主义在《人树》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张校勤;试论享利·劳森的心路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陈正发;殖民时期的澳大利亚诗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张红艳;饱尝世间沧桑 始悟人生真谛——论《战车上的乘客》中的苦难与超越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孙成平;;从《库那尔都》看“俄狄浦斯情结”[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詹春娟;荒诞的世界 扭曲的人性——彼得·凯里短篇小说创作的双重主题评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朱蕴轶;从对立到统——试析“二轮转”手法在马洛夫小说创造中的运用与表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永春;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身份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孔一蕾;大卫·马洛夫小说中的澳大利亚家园建构[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杨保林;“近北”之行[D];苏州大学;2011年

5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杜海燕;澳大利亚大学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黄洁;小天地与大世界[D];苏州大学;2013年

8 陈婧;论新时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与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芳丽;论帕·怀特小说《人树》的寓言性和象征意义[D];兰州大学;2011年

3 汪佳;论马德鲁鲁《野猫掉下来了》中土著身份的迷失与回归[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品;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论《智慧的获得》[D];安徽大学;2011年

5 袁春梅;《热爱孩子的男人》的伦理解读[D];安徽大学;2011年

6 郑苏英;《探险家沃斯》的主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红艳;论《战车上的乘客》中的苦难与超越主题[D];安徽大学;2001年

8 马莹;心路历程——帕特里克·怀特小说《沃斯》的主题探讨[D];安徽大学;2003年

9 姜敏;[D];安徽大学;2003年

10 方芳;理查德·麦昂尼的毁灭[D];安徽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丹;;女性自我意识之觉醒——《荆棘鸟》中女性形象的分析[J];作家;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永旭;;论《荆棘鸟》的圣经元素[J];思想战线;2008年06期

2 凌丽;;此在即永恒 爱与痛的生命绝唱——《荆棘鸟》中女性爱之哲学[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董菁;;《荆棘鸟》的经典性探讨[J];沧桑;2008年05期

4 冯海燕;;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源《荆棘鸟》的轰动效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张学梅;;《荆棘鸟》——爱与命运的传奇[J];文学教育(中);2010年11期

6 张t熁,

本文编号:1192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92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