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47

发布时间:2016-12-15 03:09

  本文关键词: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黄国芬;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们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1、欣赏《呼啸山庄》的个人体会;《呼啸山庄》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去和他魂牵梦萦的凯瑟琳相会;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

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

化的特点

黄国芬

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们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态度。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要谈英美文学,我们首先要从剖析《圣经》开始。《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说到《圣经》我们不得不谈到基督教,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美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一大源泉。《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文学和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英美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学、文化、习俗等几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

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

1、欣赏《呼啸山庄》的个人体会

《呼啸山庄》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本书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萧家族和画眉田庄的林?家族之间的爱情与复仇的离奇故事。19世纪,在英国约克郡的荒原边上,一个名叫希刺克厉夫的吉普赛孤儿被老恩萧收养,却遭到老恩萧的儿子辛德雷的仇视,但他女儿凯瑟琳喜欢他。凯瑟琳虽深爱着希刺克厉夫,但由于地位的差异而无法表白。希刺克厉夫愤然出走,发誓报复。当他归来时,凯瑟琳已嫁给了画眉田庄的主人埃德加?林?。希刺克厉夫先使辛德雷破产,接着又骗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企图占领画眉田庄。不久,辛德雷、凯瑟琳、伊莎贝拉、埃德加先后去世,希刺克厉夫便奴役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和埃德加的女儿凯瑟琳,甚至对自己与伊莎贝拉所生的儿子林悖也恨之入骨。希刺克厉夫虽然达到了复仇的愿望,但并不感到高兴,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去和他魂牵梦萦的凯瑟琳相会。

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的窗户再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枞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

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四个角色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

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

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1.1 艾米莉宗教信念的体现

1.1.1 虔诚的“羔羊”艾米莉

艾米莉?勃朗特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家庭,从童年开始,基督教对她的影响就一直很大。身为牧师的父亲给她描述过许多关于万能上帝与美丽天堂的童话故事。对艾米莉来说,宗教信念的内化不仅源于其基督教的家庭背景,而且还与她的悲观人性观密切联系着。少女时代的艾米莉性格越发地内向。她常常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极少发现人性之善,正如她在一首无题诗中写道:“多么沉痛啊,想到世人,/尽皆虚假伪善且奴态”。悲观的人性观最终导致了她强烈的愤世嫉俗。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普通人之间互谅互让的人际关系都无法带给她欢愉。这一切迫使她转而投奔上帝求得精神上的慰藉。她

曾经借由《我没有怯懦的灵魂》一诗来表露心境:

我没有怯懦的灵魂,/在世间的狂风急骤之处亦不战栗:/我看到天堂的幸福正在闪耀,/还有那信念同样在照耀,将我带离恐惧。/噢,我心中的上帝!/万能且长存的神!/生命――在我体内已然沉睡,/而当我――不灭的生命――在您的胸怀中却得以生机勃勃! 此外,艾米莉的叛逆个性也是因素之一。正如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所说,艾米莉的“这种个性,在男人中间都不寻常,在妇女身上则更罕见,有损于这种天赋的是一种顽强的固执己见,凡是有关她个人的是非感,一切说理她都置若罔闻”。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说道:“她比男人还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恰

是这种独特的性格,引导她与宿命斗争,与上帝的法则抗衡。

1.1.2 关于宽恕的教化

据《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18章第21至25节所云,门徒彼得问耶稣如若兄弟不断冒犯自己,应该原谅他多少次?耶稣示之以寓言,并借此暗示人们一个道理:除非你们从内

心宽恕自己的兄弟,否则天父也会以你们惩罚兄弟的方式来惩罚你们。

对比《圣经》故事,不难看出,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就是一面反映基督教宽恕精神的

镜子。

希刺克厉夫的复仇贯穿故事始终。当他戴着绅士的面具,阔绰地重返旧地时,他立刻对那些和他有积怨的人实施了复仇计划。他虚情假意地借钱给酗酒成瘾的辛德雷,知道他会因此而负债累累,更加潦倒。辛德雷死后,他成了辛德雷之子哈里顿的监护人。为了报复,他把哈里顿培养成了无知无识的乡野之流。虽然他娶了伊莎贝拉,却从未回报她所付出的情感,

仅仅把她当作报复林悖家族的工具。过往的耻辱与不幸甚至促使他花费大把光阴来报复他所挚爱的凯瑟琳以及他俩各自的孩子――奄奄一息的小林?和他的“囚犯”小凯瑟琳。终究,希刺克厉夫对他人的不宽恕只能导致他的人生悲惨落幕:他失去了生存的渴望,绝食而亡。

这仿佛是天父实施了他的惩罚。

与希刺克厉夫的恶毒相反,曾经在儿时饱受其摧残的哈里顿为“宽恕和遗忘”的基督教义做出了好榜样。第34章中,当希刺克厉夫的灵魂离开人间之后,哈里顿,这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小伙子,偏是以德报怨地守在他的尸体旁哭得好苦。在他落葬那天,哈里顿又用脸上的泪珠代替了诅咒声。无怪乎,他的仁爱之心最终帮他赢得小凯瑟琳的心,两人获得了永久

的幸福。

虽然希刺克厉夫和哈里顿两代人都是孤儿,都在童年时代受欺受压,都具有男子汉气质,但是却被设置了完全不同的结局。借助起点接近的两代人的对比,艾米莉正是想表达,能拯

救世人的,唯有宽恕,唯有宗教。

1.2 艾米莉反叛精神的体现

作为基督教的反叛者,人们通常认为艾米莉通过创作《呼啸山庄》来批判基督教的虚伪。此书中充满了叛逆的灵魂和讽刺的场景来抨击基督教。这一点可以从几个人物的言行特征中得到验证。

关于女主角凯瑟琳。虽然出生于富贵人家,她却在异教的环境中长大,被周围的人看成和希刺克厉夫一样粗野。她甚至敢把《圣经》踩在脚下,扔进狗窝。她曾经向耐莉倾诉过她梦中的天堂:“如果我在天堂,耐莉,我一定会非常凄惨??我只是要说天堂并不是像我的家。我就哭得很伤心,要回到尘世上来。而天使们大为愤怒,就把我扔到呼啸山庄的草原中间了。我就在那儿醒过来,高兴得直哭。”此时的凯瑟琳就像是艾米莉的传声筒,大声地宣告了她反叛基督教的灵魂。

最后,艾米莉也充分利用了全书最不起眼的人物老头儿约瑟夫来嘲讽基督徒。人们最后看到他的一个场面极具讽刺意味:他“严肃地把《圣经》在桌子上打开,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天交易所得的脏钞票摊在《圣经》上”,仿佛只须打开他那宝书,他的良心就立刻得到安慰,他那方才点数肮脏钱的双手就变得十分洁白了。艾米莉正如一位讽刺画大师,只消一两笔就入木三分地把一个伪善者的可憎面目勾勒出来了。

2、英美文学与《圣经》之间的关联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着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式,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兴起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 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首先,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devil,heaven,hell,christ,jesus,daw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己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轼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

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位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被提到。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稣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稣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稣的相同,并使他在耶稣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稣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

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著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凡此等等,不一一例举。

3、结语

英美文学有着浓重的宗教文化思想,和《圣经》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研究和学习外国文学,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及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中国走向世界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我们不应轻忽英美文学这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库,秀英美文学作品。大学英语教学要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外国文学的欣赏能力,为学习英语语言创造最佳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熊杰,于慧,近十年我国从英汉语言对比层面研究英美文化综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孙东等,英美语言中词汇差异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叶海燕,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2,(1)。

[5]Lione[Trilling,1980,“The poems of Emily B ronte”,99,3-6,Speaklnq of Literature and Society。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47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47.Doc

  【】

最新搜索

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

sjk45

38初三4月考

网络中级办理流程

美国留学书本费太贵?6步告诉你如何买书最省钱

印章使用登记表10

21第三部分 学科教学(高中物理)

雅思口语话题“描述一个你想去的国家”范文结构32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1


  本文关键词: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13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