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人生不可轻易言败——《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12-12 05:08
【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老人与海》,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结合,塑造了一个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其象征手法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本文试将作品中这些象征主义符号一一解读。
[Abstract]:The American writer Hemingway w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hich combines realism with symbolism and shapes the image of a tough man who does not bow to his destiny and never fails. The use of symbolism has reached a new height.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se symbolism symbols one by one.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文;;浅议《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J];大家;2010年10期

2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任燕燕;;浅析《老人与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董衡巽;;海明威浅论[J];文学评论;1962年06期

5 吕和;;现实与理想——《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手法浅析[J];作家;2010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程;;论男孩和狮子在《老人与海》中的作用[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熊苏春;张文华;;《老人与海》的象征寓意[J];长城;2010年12期

3 王国真;;浅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王文;;浅议《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J];大家;2010年10期

5 丁志斌;;《老人与海》的象征寓意美[J];电影文学;2008年04期

6 吴敏焕;;《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风格探析[J];飞天;2010年14期

7 姚楚琪;;《老人与海》之象征意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7期

8 吴文娟;;重审《老人与海》主人公的语言风格[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7期

9 马丽芬;;论《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4期

10 秦清玲;;浅析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中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D];四川大学;2006年

2 王一林;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的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矫习健;《太阳照样升起》在中国接受情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俞成俐;海明威作品的意象及其关系意蕴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珊珊;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海明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杨明月;论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倾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舟同;论海明威小说的文体风格和叙事艺术[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鑫;死亡的救赎:论《乞力马扎罗的雪》[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晓辉;人类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重读海明威《老人与海》[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韩笑;重新认识《老人与海》所蕴藏的现实意义[J];天府新论;1997年04期

4 董衡巽;;海明威浅论[J];文学评论;196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鑫;《老人与海》精神力量的三位一体结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耿延宏;《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侯斌;人类的窘境——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熊文,秦秋;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J];学海;2004年06期

5 欧阳娜;;《老人与海》中主体的分裂与复归[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6 周玉萍;吕卉;;曼诺林在《老人与海》悲剧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明文;;《北方的河》与《老人与海》之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桥英;;浅析《老人与海》的多重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马振芳;;中国学者评论群体与《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8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康孝云;《老人与海》之虚无主义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3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73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