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性强制阐释与“文学性”的消解——兼对某些文学阐释之例的评析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研究》(12AZW004)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与当代文论问题研究》(11WX01)研究成果
【分类号】: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李勇;;话语空间的拓展与话语秩序的建构——论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教学目标设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刘晓华;;短信写作的文化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曹佳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界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8 张睿海;孟娟;;生态农业开发的保障机制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陈文武;;农民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特征及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安卫华;;积极应对入世,建设信用政府[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井敏;;服务型政府概念辨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伯承;;世界语与术语工作[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翁奕波;;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王建军;;《汉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2009)读后[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文静;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友权;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J];求索;2002年01期
2 张荣翼;关于文学传统的类型分析[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3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科形态建设[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4期
4 张屏瑾;那儿来的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5 王晓渔;呼唤“灰姑娘文学奖”[J];社会观察;2005年10期
6 惠松骐;哲学、政治与诗:西方世界两种文学传统的互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梁璐;;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1期
8 傅林林;;中国喜剧文学传统初探[J];当代戏剧;2008年02期
9 欧阳文风;谭德晶;唐祖敏;;“博客文学”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王建疆;;文学经典的死去活来[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达;;中国文学将被时代改写?[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2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仇鸿伟;;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欧阳萍;;网络时代的文学命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5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叶岗;;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8 钟俊昆;;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乔治·恩·格勒伯格;王杰;;规则的非殖民化:关于第三世界文学的思考[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10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浩月;属于大众的文学不会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何志钧 秦凤珍;文学的多维延展与文学性的隐性存在[N];文艺报;2010年
3 南帆;文学的潜能[N];人民日报;2011年
4 王本朝;重庆文学:离大奖还有多远[N];重庆日报;2000年
5 雷达;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下)[N];光明日报;2004年
6 陈福民;文学需要市场但不等同于市场[N];文汇报;2004年
7 雷达;中国文学将被时代改写?[N];工人日报;2010年
8 ;教育得为文学负责任[N];辽宁日报;2010年
9 胡平;文学观念问题是根本问题[N];文艺报;2010年
10 侯德云;文学与世俗[N];文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2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3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4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悦;晋隋之际南北文学融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朝杰;贞观时期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石曙萍;文学研究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大众传媒时代的“新”文学萌芽[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欢迎;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学[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菊花;论网络文学的狂欢色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姚菲菲;新媒介环境与移动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建续;泛文学视阈中的微博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丹凤;“微”时代正在编织文学现象—微博文学[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t,
本文编号:2538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3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