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
发布时间:2017-03-19 14:01
本文关键词: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被称为“天才作家”和“黎巴嫩文坛骄子”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在华丽鲜艳的语言外衣和自由洒脱的形式外表风格之下隐藏着无数深刻的哲理内涵。它们或分散在字里行间的不同处,或隐藏在类似寓言故事的演绎背后。但是无论这些哲理内涵以何种方式显现,我们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和魅力。所以本文尝试从现象与本质、斗争性与同一性、原因与结果三个哲学命题的角度来具体阐述纪伯伦散文诗中哲理内涵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由三章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从纪伯伦的生平和他的文学创作及他散文诗的哲理倾向的形成三方面简单介绍了纪伯伦的情况,其次梳理了关于纪伯伦的研究综述,最后提到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及撰写视角。第一章从“壳”与“核”的本质及其二元对立的实质出发概括了纪伯伦散文诗对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命题所做的具体的阐释。第二章从纪伯伦散文诗中选取五组意思相反的意象来说明诗人对斗争性与同一性这一抽象的哲理命题的形象化解释。第三章从人们不自觉的行为当中对原因与结果这一命题的利用和错误的引用将会导致的结果两个方面来总结纪伯伦散文诗对这一命题所做的解答。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写作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纪伯伦散文诗 哲理内涵 现象与本质 斗争性与同一性 因果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78.0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5
- 一、纪伯伦生平与文学创作状况7-9
- 二、纪伯伦散文诗哲理倾向的形成9-11
- 三、纪伯伦研究综述11-13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撰写视角13-15
- 第一章 现象与本质15-28
- 第一节“壳”与“核”15-16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本质不是绝对的相反16-28
- 一、生与死17
- 二、善与恶17-19
- 三、施与19
- 四、爱在爱中满足了19-20
- 五、“麻醉剂”与“手术刀”20-22
- 六、生活领域中的现象脱离本质问题22-28
- 第二章 斗争性与同一性28-37
- 第一节 论哀乐28-29
- 第二节 论“爱”29-31
- 第三节 自由与镣铐31-32
- 第四节 罪与罚32-35
- 第五节 生与死相邻而栖35-37
- 第三章 原因与结果37-51
- 第一节 沉溺于外表,必然会“买椟还珠”37-46
- 第二节 阶级立场决定了人生态度与价值观46-48
- 第三节 因果关系也是客观规律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6-57
- 致谢57-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丰民;惠特曼与阿拉伯旅美诗人纪伯伦[J];阿拉伯世界;2002年01期
2 蔡德贵;纪伯伦的多元宗教和哲学观(上)[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3 马征;;文化间性:外国文学个案研究方法的更新——由纪伯伦研究谈起[J];东方论坛;2012年04期
4 张黎玲,骆锦芳;通感与陌生化:纪伯伦诗意美的生成方式[J];昆明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石燕京;阿什塔露特与受难耶酥──浅论纪伯伦小说《被折断的翅膀》[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王鸿博;;纪伯伦民族文化身份论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林丰民;阿拉伯现当代作家的后殖民创作倾向[J];国外文学;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