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古今和歌集》是日本三大古典和歌集之一,其唯美的歌风被称作“妖艳美”。特点是华美浓艳、境入幽玄、可视可观,反映出日本没落贵族逃避现实、怀情复古的审美情趣。在妖艳华丽中隐藏着哀寂悲愁的感伤与失落,体现了当时日本社会独特的美学意识。 《新古今和歌集》的编纂正好是在日本的武士政权--镰仓幕府刚刚成立后不久。在镰仓武士政权统治下,政治上无法出头的贵族文人们只好寄情于山水和歌之间。夕阳意味着夜晚的到来,也是平安时期贵族走向衰落的象征。特别是在羁旅歌中,旅途上的诗人看到夕阳就会想到夜晚无处可宿的凄凉,进而联想到自己如浮萍般的身世,便会引发诗人的诸多感慨。所以,,《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中的夕暮诗集中表现了诗人的哀愁与失落。 据作者的调查,《新古今和歌集》中羁旅部的夕暮诗共有16首,在此之前的八代集中,只有《古今和歌集》的羁旅部中最多有3首夕暮诗,而在《新古今和歌集》成立后编纂的和歌集中,羁旅部的夕暮诗也保持了相当可观的数量。由此可以看出,《新古今和歌集》成为羁旅部夕暮诗快速增长的一个分界点。 近些年来,中日两国的研究者在对夕暮诗的研究中多倾向于分析《新古今和歌集》咏秋歌中的夕暮诗。而对于羁旅部的夕暮诗进行分析的论文仍不多见。 本论文以《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的16首夕暮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夕暮诗的内容、表现手法、用词、背景、结构、修辞手法的详细分析,将《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的夕暮诗所体现的意境进行分类说明,力争对《新古今和歌集》的整体意境有更细致的把握。 下面将各章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明 第1章、从政治、文学、思想三个方面阐述《新古今和歌集》成立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对夕暮诗意境的影响。 政治上,镰仓幕府成立后,平安时代的贵族的势力已大不如从前。文学上,藤原定家发展了其父俊成的“幽玄”理论,提倡“有心”(妖艳美),对当时的和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思想上,信奉佛教的诗人数量众多,佛教的无常观和远离世俗学说对幽玄和有心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2章、从语言、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的夕暮诗进行分析和归类,将夕暮诗体现出的意境分为以下5类:1、寂静枯淡、清艳幽玄;2、诗情画意、可视可观;3、意极艳美、自然咏出;4、伤感缠绵、悲哀寂寥;5、人生无常、世间促变。在此基础上对与之对应的夕暮诗进行了分析。 第3章、和歌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通过“挂词”、“体言止”、“本歌取”三个修辞手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夕暮诗,说明这些技巧与夕暮诗的意境的关系。 第4章、分析了3位具有代表性的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的夕暮诗作者:藤原定家、皇太后宫大夫俊成女和鸭长明。通过对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心境逐个进行分析,来明确作者的背景与夕暮歌意境的关系。 结论:《新古今和歌集》成为了羁旅部夕暮诗快速增长的分界点。新古今和歌集的意境华丽辉煌、美轮美奂,同时又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无能为力、伤感缠绵的无奈情绪。本文分析其中全部的16首夕暮诗并将其归类。通过对每一首和歌的用词、结构、修辞手法等详细的分析,对《新古今和歌集》的整体意境有了更细致的把握。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313.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肖梅;浅谈和歌修辞法之一——本歌取——以《新古今和歌集》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任健;;日本古典和歌的余晖——解读《新古今和歌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翦岳林;;《古今和歌集》中梅花的意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4 尤海燕;;日本《古今和歌集》编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识[J];东方论坛;2012年04期
5 占才成;;《古今和歌集序》的言志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林少华;《古今和歌集》中的自然[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2期
7 叶琳;;《古今和歌集》的研究现状考察[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1期
8 张继文;;《古今和歌集》的隐喻认知考察——以「雪」与「花」互喻为例[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4期
9 张继文;;空间方位与思维认知:《古今和歌集》的空间隐喻考察[J];外语研究;2010年03期
10 尤海燕;;《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序和假名序——以“和歌发生论”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明杰;;《古今和歌集》中的恋歌[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章誉凡;《古今和歌集》中咏梦恋歌的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2 唐赫;《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D];吉林大学;2011年
3 沈和;关于《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夕暮诗的意境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娅玲;关于和歌挂词分类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年
5 佟佳冉;关于三大集中「ナリ」的语义和用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徐;《古今和歌集》中的红叶美学[D];宁波大学;2013年
7 念华龄;中日七夕诗歌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芸;和歌序词与《诗经》兴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58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8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