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主人公寻求自我过程的心理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9 07:38
【摘要】: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最著名的黑人妇女作家之一。沃克因其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1982)获得了普利策奖而闻名遐迩。她笔力遒劲,富于表现力地描写黑人妇女为争取性平等和精神再生而进行的斗争。对沃克而言,黑人妇女是希望和再生的象征。作者通过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强调妇女团结起来同消极的社会机制作斗争的重要性。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各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之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使《紫色》成为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在美国文学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 本文结合小说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从其精神、文化以及经济等各方面来分析这名黑人女性在姐妹情谊的帮助下,在寻求自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相关背景信息、《紫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分析了《紫色》中主人公茜丽在寻求自我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第一阶段,即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主人公茜丽在父权社会下以及其在婚姻中自我意识的丧失。第三部分分析了《紫色》中主人公茜丽在寻求自我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第二阶段,及寻求自我认同的过渡阶段,是一个逐渐觉醒的阶段。这一觉醒主要是在同伴的帮助、对女性地位和身份的寻求和对文化认同的寻求来实现的。第四部分分析了《紫色》中主人公茜丽在寻求自我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第三阶段,即发展和实现自主的阶段。这一点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自身经济上的独立和摆脱精神枷锁的束缚而实现的。最后一部分是总结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过程和发现进行简要的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
本文编号:2589925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玲;艾丽丝·沃克《紫色》探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镇;《紫色》的理想[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3 蒲若茜;西丽的新生命仪式——《紫颜色》西丽与莎格情感关系之透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吴迪;《紫色》中的女性形象剖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孔建平;美国黑人妇女文学的奇葩──评长篇小说《紫颜色》[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4期
6 刘国枝;上帝的性别与肤色──爱丽丝·沃克《紫色》的宗教意识解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高兰;论《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语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程锡麟;《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2期
9 顾红曦;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与“女性形象”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4期
10 王成宇;《紫色》与艾丽丝·沃克的非洲中心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589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8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