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德语中篇小说的宿命性主题透析

发布时间:2020-03-24 19:50
【摘要】:中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直至如今尚无定论。然而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其为大众所接受的一些创作特征却不断地被归纳总结出来,如“框形结构”、“状物象征”、“转折点”等等。同时,大批经典著作也应运而生,如弗兰茨·格里尔帕策的《可怜的小提琴手》,特奥多尔·施笃姆的《白马骑士》,史蒂芬·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以及马丁·瓦尔泽的《惊马奔逃》等。 如果创作形式仅仅作为中篇小说的外部特征,那么本文就将以四部经典著作为例,在结合理论分析文本的同时,深入探究中篇小说创作的生命力和灵魂之所在,即中篇小说的宿命性主题。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论。 第二章介绍中篇小说的发展历史和体裁讨论。 第三章为分析阐释代表性著作文本,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 第四章尝试通过共时性文本分析进行历时性对比,进而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整体分析进行理论综述,并由此总结中篇小说在当代多元背景下的新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朝红;“酌奇而不失其真”——读中篇小说《奇异的旅程》[J];当代文坛;1982年10期

2 朱兆顺;会见维日诺夫[J];译林;1983年03期

3 牛运清;关于老舍中篇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的评价[J];文史哲;1985年01期

4 谭兴戒 ,丁安仪;杨朔的创作道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5 钱善行;一部具有“头等的艺术价值”的中篇小说——评蒲宁的早期代表作《乡村》的艺术技巧[J];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03期

6 张韧;;文学与哲学的浸渗和结盟的时代——“中篇小说十年启示录”之一[J];文学评论;1986年04期

7 长友;希望,在于不断地攀登——中篇小说讨论会侧记[J];当代文坛;1987年04期

8 闻莲;;评《新闻天地》[J];朔方;1987年07期

9 张宇;《黄雨》的游思[J];文学自由谈;1988年03期

10 ;编后[J];中国作家;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雪梅;;暗香浮动土豆花——评林超然的中篇小说《土豆花》[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作家出版社入选作品篇目中篇小说卷[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3 孟繁华;;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2009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阿毛;;呼啸的子弹——兼谈《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的诞生[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孟繁华;;当下文学:期待的和看到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6 丁丽燕;;温州文化精神与温州当代文学历史发展——温州文学六十年[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宏;;《巴黎圣母院》与《盲恋》艺术手法之比照[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冰心;;边际与突围——一个正在崛起的文学“代内单元”现象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梁冬雪;;屠格涅夫六十年代初的创作——《前夜》、《父与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吴彩亚;;人的异化,情的瓦解——《华盛顿广场》思想探析[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久辛;小说的寓意[N];文学报;2004年

2 牛玉秋 朱小如 木弓;中篇小说《淮北往事》评论[N];文艺报;2003年

3 夏中南;一曲知识分子最后的挽歌[N];文艺报;2005年

4 ;贴着地面行走[N];文学报;2006年

5 石华鹏;故事背后的秘密[N];文艺报;2006年

6 陈思;在水晶杯的叮咚声中飞翔[N];文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凌俊;迟到的“注目礼”[N];文学报;2005年

8 冯敏 王松;寻找故事的讲述方式[N];文艺报;2006年

9 李建军;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好小说[N];学习时报;2007年

10 刘忠诚;用骨质的母语写作[N];苏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秦俊红;对中篇小说《饥饿》中女性主义特征的及物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孙瑜;论阿达尔贝特·施蒂夫特中篇小说中的毕德迈尔特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杨亚蓉;认识冯骥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琪;德语中篇小说的宿命性主题透析[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2 王扬;悠长阴影下的生活[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张理明;头脑与世界的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鲁国军;新世纪“女性主题”中篇小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杨凯;从疯狂到毁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赵沛然;论《第672夜的童话》中童话要素、两面性要素及时代要素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0年

7 黄艺;现实与童话—拉贝作品《雀苍纪事》中的插叙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柯思琴(Kirsten Remde);中国作为灵感之源[D];南京大学;2011年

9 吴丽丽;信仰与乌托邦——伯尔作品选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曾妍;论20世纪90年代中篇小说的时间形式[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8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98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