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静静的顿河》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研究(1949-2008)

发布时间:2020-03-28 02:50
【摘要】: 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人及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由于我国与前苏联有过特殊的历史关系,《静静的顿河》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建国之初《静静的顿河》以“红色文学”的身份备受追捧,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污蔑和歪曲,拨乱反正后进入理性接受的轨道,其经典的地位日益显现。与同时期的苏联文学作品相比,《静静的顿河》在当代中国的接受颇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目前国内对其接受史的研究存在空白,因此本文以《静静的顿河》在当代中国的接受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为前人拾遗补阙,另一方面通过对接受历程的梳理透视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和时代思潮的变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回顾总结《静静的顿河》在当代中国60年间的接受过程。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要做《静静的顿河》接受研究的缘起、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从接受史的角度研究《静静的顿河》是一个新的学术视点,有助于推动《静静的顿河》的研究向更深入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深化对当代中国思想史的认识;总结建国以来国内文学批评的经验和教训。 主体部分是对接受过程的梳理和思考。本文以1985年《静静的顿河》审美接受的加强为界将接受历程一分为二:单一性政治文化语境接受(1949-1985)和多元性非政治文化语境接受(1985——2008)。主体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在各部分历时性呈现《静静的顿河》的接受面貌,之后对接受过程进行思考。 单一性政治文化接受包括三个阶段:50年代的倾斜接纳,60、70年代的污蔑和歪曲,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的变相政治接受。该部分的思考着重探讨强势的政治语境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制约作用。文学为政治服务,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导致接受者主体意识丧失。这一时期的接受是被动单一的,也反映了时代审美趣味的单调和偏狭。 多元性非政治文化接受涵盖三个阶段:80年代后期审美接受的强化和比较研究的肇始,90年代视野的拓展和研究的深化,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多维研究视角。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思想的深刻变革,《静静的顿河》的接受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以开放性的眼光对《静静的顿河》的多重意蕴进行解读。该部分的反思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借助文艺理论阐述多元文化语境和接受主体的参与对文学接受的影响;其次对建设中国的批评话语体系表达自己的看法,期待学者们努力建设立足于本土的批评话语,为《静静的顿河》的研究不断开辟新的视角。 结语部分阐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阅读《静静的顿河》的现实意义,对《静静的顿河》的接受前景寄予期待。在大众娱乐文化风行的今天,经典文学普遍遭遇冷落。《静静的顿河》作为一个经历了历史砥砺的文本,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仍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阅读《静静的顿河》能够荡涤人的心灵,引导人的灵魂向本真回归。从文学研究的层面讲,《静静的顿河》仍是期待人们开发的宝藏,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会使接受之路越走越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恩钰,李春林;记录社会变革与人的命运的伟大史诗——《静静的顿河》散论[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2 马晓,

本文编号:2603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03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