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赫索格》对女性人物的刻画看贝娄的女性观

发布时间:2020-04-03 01:04
【摘要】: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美国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贝娄的小说关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危机,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关注心灵的挣扎与求索。而《赫索格》是其关注人生存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因此确立贝娄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但是贝娄所关注的人物大部分是男性,而对生活在男性周围的女性却很少关注,甚至很多评论家认为贝娄作品中的女性只是男性成长发展的标志。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赫索格》中的几位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解读,认为作家贝娄在对几位女性的描述刻画中,也把自己的女性观暴露无疑地展现出来。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贝娄和《赫索格》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结构。 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两章组成。第二章通过分析现实中贝娄和小说中赫索格的重合以及现实中桑德拉和小说中马德琳的重合,并且从小说的叙述技巧——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叉使用两方面来说明小说中记述的是贝娄本人的生活;同时,大量的内心独白、赫索格的大量未寄出的心理信件,实际上是贝娄借赫索格的口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贝娄在小说中对三类女性的不同态度:对妻子马德琳进行贬低扭曲的塑造:小说叙述者在五天中讲述的马德琳的形象与中心人物赫索格回忆中的马德琳形象都因作者浓厚的男权意识而被扭曲、改写,并通过对其完整形象的重构体现了贝娄对待有独立人格与追求的犹太知识女性的仇视;对四位传统犹太女性的褒大于贬的描述,体现贝娄存有传统的父权制思想;在对赫索格两位情人园子和雷蒙娜的描述中,从贝娄对赫索格情人的大加赞美也体现了贝娄对待女性的偏激观点以及自我为中心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贝娄对待三类女性不同态度的文化、社会以及个人原因:作为生活在美国的第二代犹太移民,贝娄深受传统犹太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受父权制思想的影响,贝娄对女权主义运动一直持否定的态度;加之,在对待女性和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方面贝娄也缺乏认识,因此造成婚姻的多次失败以及对女性的片面认识。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为本文的结论,指出贝娄在写作这部小说时,是将自己的大部分生活和观点写进了小说里;同时,小说的叙事手段也显示出贝娄和赫索格的重合。因此,小说难免就成了贝娄掌控话语权的工具。在这部小说中,贝娄对三类女性的不同态度都是从自己的立场来看待的,充分体现了贝娄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东;;以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理论视角解读贝娄小说《赫索格》[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管晓萍;张利岩;宋慧娜;高东霞;;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运用灾害护理中的研究[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 宋兆霖;索尔·贝娄:为“脑子有毛病”的人立传[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宋兆霖 学者;索尔·贝娄的世界并非安全绝望[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雷天;尤利西斯的凝视[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荣欣;心灵深处的群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乔纳森;日记里的卡津[N];东方早报;2011年

6 ;大师贝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葛闰;索尔·贝娄的问候[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夏榆;不能流行的知识分子写作[N];南方周末;2005年

9 邱华栋;我喜欢的十部小说[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刘翔;索尔·贝娄:无与伦比的鸡尾酒调和大师[N];南方周末;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引路人的影响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天兰;从《赫索格》对女性人物的刻画看贝娄的女性观[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又;从竞争到和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陆海霞;《赫索格》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特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汤莹华;叙事造就经典[D];郑州大学;2012年

5 麻书琴;对《赫索格》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静;论《赫索格》的叙事艺术[D];山东大学;2010年

7 孙达丹;《赫索格》的叙事技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唐碧莲;现代知识分子探寻自我的历程——对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的主题思想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洋洋;荒谬的世界,积极的选择[D];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

10 刘艳;荒诞世界的精神旅行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2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12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