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27 20:05
本文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的扛鼎人物,芥川龙之介重视理智与技巧,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其三十五年短暂而不安的一生中,芥川共给世人留下了148篇短篇小说和大量的小品文、随笔、评论、札记、游记、诗歌等。芥川的短篇小说取材广泛、情节新奇、寓意深刻、语言简练、被认为是其文学创作中的最高峰,历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他们在作家的生平研究、作品的主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关于芥川小说叙事视角的研究,却一直缺乏应有的规模和深度。而事实上,芥川的小说之所以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他精湛高超的叙事才能、尤其是对视角模式的把握、运用密不可分。叙事视角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它对小说的思想深度以及艺术成败起着巨大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以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小说视角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结合文本分析法,从芥川的多个短篇小说入手,对其小说的叙事视角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扩宽了芥川龙之介的研究范围,从根本上加强了对他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国内外芥川短篇小说研究的历史及现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并对叙事视角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第一章,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的类型分析。结合《杜子春》、《三件珍宝》、《俊宽》等文本,分别论述了零聚焦型视角、外聚焦型视角、固定式内聚焦型视角、不定式内聚焦型视角、多重式内聚焦型视角的特征、功能、效果和在小说中的表现。第二章,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的具体运用。结合《手绢》、《奇遇》、《地越变》等小说,首先论述了叙事视角运用的常见方式,包括零聚焦型视角内部的视点转换和零聚焦型视角与其他叙事视角类型之间的转换两个小节。其次分析了叙事视角运用的非常见方式,重点阐释了小说中的视角越界现象。第三章,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主要原因。通过统计,发现零聚焦是芥川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视角模式,其次是内聚焦,而芥川用外聚焦创作的作品屈指可数。这种视角面貌的形成与芥川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作家自身的个性气质以及大正时期日本文坛上私小说盛行这些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总结。提出今后还要继续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深挖芥川小说叙事视角的内在规律、独特贡献等,以求能给现当代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叙事视角 零聚焦 内聚焦 外聚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8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11-15
-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15
- 第三节 叙事视角基本理论的梳理15-18
- 第一章 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的类型分析18-29
-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零聚焦型视角18-20
- 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外聚焦型视角20-22
- 第三节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内聚焦型视角22-29
- 一、固定式内聚焦型视角22-24
- 二、不定式内聚焦型视角24-26
- 三、多重式内聚焦型视角26-29
- 第二章 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的具体运用29-42
-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运用的常见方式29-37
- 一、零聚焦型视角内部的视点转换29-34
- 二、零聚焦型视角与其他叙事视角类型之间的转换34-37
- 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运用的非常见方式37-42
- 一、视角越界现象的分析37-39
- 二、从内聚焦型视角侵入零聚焦型视角39-42
- 第三章 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主要原因42-53
-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选择零聚焦型视角的主要原因43-48
- 一、中国古典文学对零聚焦型视角的影响43-45
- 二、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法对零聚焦型视角的影响45-48
- 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选择内聚焦型视角的主要原因48-53
- 一、作家个性气质对内聚焦型视角的影响48-50
- 三、大正时期私小说盛行对内聚焦型视角的影响50-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志武;;论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与中国古典文学[J];名作欣赏;2013年09期
2 申丹;;关于叙事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3 陈永红;;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写实特性[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锐;韩争艳;;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冯新华;;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情结透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6 孙亚南;;芥川龙之介与书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刘振生;;时代的文学 文学的时代——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思想探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丁璞;;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例[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高洁;;“疾首蹙额”的旅行者——对《中国游记》中芥川龙之介批评中国之辞的另一种解读[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3期
10 范静遐;;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与伦理阅读——评《竹林中》[J];理论月刊;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天yN;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小说叙事视角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