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现实主义的净化策略与《晚夏》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2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纲;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流派元老马赛尔·卡尔内[J];大众电影;1997年10期
2 戴维,刘卫英,魏彬彬;诗意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在德国的出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3 冯小俐;一幅诗意盎然的风情画——析特奥多尔·施托姆中篇小说《茵梦湖》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神叨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与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J];电影评介;2005年08期
5 管郁达;;谌宏微[J];中国美术馆;2009年01期
6 石川;;赵丹:中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表演大师[J];电影新作;2005年05期
7 高怀勇;;诗意现实主义:评《三峡好人》的质朴风格[J];电影评介;2007年22期
8 王昕;诗意与现实——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文化诗学评析[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9 芦力军;;诗意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从《茵梦湖》看诗意现实主义的唯美表现手法[J];南都学坛;2007年06期
10 李淑霞;;水晶般清澈的叙述——重读《茵梦湖》[J];名作欣赏;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开庆;李祖鹏;;新十年中国电影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同表现[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玲;呼唤当代电视文艺作品的诗意美[N];文艺报;2010年
2 记者 吕姝;韩氏兄弟新作用诗意展现东北风俗[N];长春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汪景然;诚实态度讲述真实 温暖表现精神力量[N];中国电影报;2010年
4 金晓非;写给电影的情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于是;四部中国影片参与争夺金爵奖[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戴宏;《一路格桑花》向崇高致敬[N];文艺报;2010年
7 彭浒;法国电影的蓉城之恋[N];四川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高小立;荧屏呼唤优秀现实题材创作[N];文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端木晨阳;贴近现实 关注留守儿童内心世界[N];中国电影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石岩 实习生 马晓莉;《龙须沟》:一出戏就说清了我们的政权[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庆;诗意现实主义的净化策略与《晚夏》[D];复旦大学;2009年
2 郑华玲;施托姆小说中的人性、自然和诗意[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蔚;《威廉·麦斯特》两部曲与德国“教育小说”传统[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徐德伟;屠格涅夫与施笃姆诗化小说的特色比较[D];辽宁大学;2006年
5 戚琳;帕索里尼和他的电影诗性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敏宜;苏菲·玛索与章子怡表演艺术比较[D];湖南大学;2010年
7 陈梦婷;霍建起电影叙事风格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8 李钢兵;卡雷尔·赖兹与英国自由电影[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0年
9 李蕊;立足现实,超越现实[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14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