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史诗中的摩西形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41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峻;;史诗《出埃及记》的叙述张力[J];山花;2011年04期
2 段宝林;;史诗研究方法论刍议[J];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04期
3 伍立杨;;汉族史诗?别逗了[J];四川文学;2006年06期
4 卡纳如·才仁道尔吉;;关于著名史诗歌手坡·冉皮勒的田野调查[J];西部蒙古论坛;2019年01期
5 高荷红;;反思与建构中国史诗学术传统的力作——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6 王艳凤;阿婧斯;;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的隐喻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7 都仁毕力格;;《史诗高原》[J];美术;2018年08期
8 袁伊玲;;史诗《亚鲁王》的语言文化价值探微[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年06期
9 吴正彪;;《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及文化意蕴[J];创意设计源;2017年03期
10 王艳凤;阿婧斯;;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呈现的民族精神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乃昌;;珞巴族三大史诗[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海英;;新疆和静县史诗《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调查报告[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3 苏静波;;浅谈三大史诗的共性与个性——三大史诗比较研究[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4 佟斯琴;;浅论游牧文化的凝聚——蒙古史诗[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降边嘉措;;关于做好三大史诗翻译工作的思考[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6 巴莫曲布嫫;;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7 余未人;;21世纪新发现的古老史诗《亚鲁王》[A];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C];2014年
8 刘岸挺;;高尚心灵的史诗:《多余的话》——瞿秋白狱中心态与心史[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9 郭民杰;;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的民族魂内容提要[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10 王治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学解读——以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译介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大先;洞察现实与新时代史诗[N];太原日报;2018年
2 刘大先;洞察现实与新时代史诗[N];文艺报;2018年
3 记者 吴晶 周玮 林晖;致敬伟大征程的人民史诗[N];人民日报;2018年
4 记者 翟群;大型史诗剧项目《紫禁城》签约[N];中国文化报;2019年
5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荣四华;中希史诗共同奏响命运“交响”[N];中国民族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宋佳p
本文编号:271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