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博物馆》的“本土性”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纯真博物馆》的“本土性”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奥尔罕·帕慕克作为土耳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备受来自东西方读者的青睐,几乎每部作品都能获得一定的殊荣,因此,他又被成为享誉世界、时刻关注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伟大作家。同时,由于他长期生活在伊斯坦布尔,几乎所有作品都以这座古都为故事的空间背景,尤其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自传完成后,帕慕克被贴上伊斯坦布尔的标签,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纯真博物馆》作为2010年才翻译成中文被国人熟知的一部小说,它塑造了为爱情而痴迷、怀念、追忆的主人公凯末尔,道出了一个令人心碎而纯粹的爱情故事。帕慕克在此通过爱情这一窗口,透视土耳其的传统,在作品中呈现土耳其本土的文化现象,在回忆中探寻逐渐失落的本土文明。本文结合帕慕克作品的主要主题:民族身份的辨认,探讨作品中呈现出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土耳其人所面临的身份焦虑问题,以及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发展问题。首先,本文选取了“本土文化”这一视角,挖掘《纯真博物馆》中表现出来的传统因素。社会风俗描写本土化;思想观念中童真观、婚姻观、电影观的传统化;爱情模式书写上的民族化,即这一模式的塑造建立在苏菲主义思想的影响上。其次,本文还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了作品是如何塑造土耳其本土文化,即象征和第一人称叙述两大角度,以点带面挖掘作品蕴藏的艺术方法。最后,本文从一个宏观的角度,综合分析和探讨了帕慕克这一写作的原因和意义,结合作者一贯的文化创作主题,剖析《纯真博物馆》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纯真博物馆》 本土性 传统文化 伊斯坦布尔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74.07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1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问题的提出9-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奥尔罕·帕慕克及《纯真博物馆》的研究现状11-14
- 1.2.1 奥尔罕·帕慕克简介11-12
- 1.2.2《纯真博物馆》故事梗概12-13
- 1.2.3《纯真博物馆》的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4-15
- 2.“本土性”:伊斯坦布尔与传统15-18
- 2.1.“本土性”概念15
- 2.2 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的“本土性”15-18
- 3《纯真博物馆》对“本土性”的坚守18-29
- 3.1 本土色彩——社会风俗描写本土化18-21
- 3.2 本土精神——思想观念传统化21-26
- 3.2.1 童贞观21-23
- 3.2.2 传统的婚姻观23-24
- 3.2.3 土耳其式的电影观24-26
- 3.3 本土思维——故事模式塑造民族化26-29
- 4.《纯真博物馆》呈现“本土性”的手法29-36
- 4.1 象征:人类学民族志式的写作方式29-32
- 4.1.1 象征及人类学民族志式的手法象征的写作手法29
- 4.1.2 博物馆的象征意义29-32
- 4.2 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追忆过去32-36
- 5.《纯真博物馆》书写土耳其传统的意义36-40
- 5.1 对土耳其传统文化的回归36-38
- 5.2 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38-40
- 6. 结论40-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2 杨中举;;呼愁:帕慕克小说创作的文化诗学风格[J];东方丛刊;2009年02期
3 仇红;;尊重传统文化 吸收西方精华——帕慕克笔下的土耳其当代文化发展观[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徐冰;;“纯真博物馆”中的镜像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1期
5 靳洁;;《纯真博物馆》中的“纯粹之爱”[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陈蕊;;论帕慕克小说中文化身份意识形成的历史背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2期
7 支运波;;情人、物件、文化之恋:评《纯真博物馆》的幽灵性[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年01期
8 张虎;;断裂的灵魂:土耳其的身份观与时代困惑[J];世界民族;2011年06期
9 毕文娟;;论帕慕克文学创作的寻绎模式及其文化渊源[J];求索;2012年07期
10 魏丽明;魏李萍;;帕慕克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帕慕克的中国之行[J];国外文学;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婧;自我回归的寓言[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晶;从《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看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D];山东大学;2011年
4 朱美娟;身份界定与文化融合[D];苏州大学;2009年
5 张璐;奥尔罕·帕慕克作品中的“身份”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蒙;帕慕克小说中的文明冲突与对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白向东;我们究竟是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思雨;东西方语境下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欢;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可利;论帕慕克小说的文化混杂性[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纯真博物馆》的“本土性”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