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的真实观
发布时间:2017-04-08 01:25
本文关键词:论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的真实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真实的理论探究是从古到今各个文艺流派所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伍尔夫在变革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真实观。在伍尔夫繁多的文论创作中,对真实的追问和探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伍尔夫对真实的理解也体现在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真实观成为串联伍尔夫小说文论与小说创作的关键所在。另外,“内在真实观”是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真实观的先锋论断,它不仅凸显了伍尔夫小说理论中强烈的先锋意识,更成为其现代主义文学变革的先声。但是,伍尔夫“内在真实观”的理论魅力并不局限于独树一帜的先锋意识,单纯的内视倾向并不足以全面观照其真实观的丰富意蕴。伍尔夫的真实观具有丰富的主题以及形式内涵,本文拟就伍尔夫的真实观展开全面考察。全文除掉绪论与结语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真实观的历史沿革做必要的梳理,理清从古希腊时期“摹仿说”到现实主义小说真实观间的发展轨迹。在此过程中,真实观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思潮的洗礼,其内涵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第二章,深入剖析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首先,对伍尔夫“内在真实观”的先锋意识进行考察,主要从其本人的文学创作实践及文学理论两方面展开。其次,对伍尔夫“内在真实观”先锋意识的形成原因做细致分析,主要从其本人的家族渊源、精神气质及时代语境的转换等方面展开。最后,分析伍尔夫“内在真实观”先锋意识中隐藏的传统内涵。第三章,探讨伍尔夫在其真实观的影响下对小说主题变革所进行的理论探讨。首先,伍尔夫认为传统文学存在对普通人及日常生活书写匮乏的问题,进而质疑传统文学的真实性并在其创作中对“宏大叙事”进行解构。其次,伍尔夫质疑父权制下文本创作的真实性,试图重建女性文学史观,构建女性价值场域。第四章,考察伍尔夫在其真实观的影响下对小说文体变革所进行的理论探讨。这种和其创作水乳交融的理论探讨不仅体现在对诗性小说和散文化小说的拓展上,而且体现在对小说绘画性和音乐性的分析上。伍尔夫独特的真实观是其现代主义文学变革中的重要方面,对其真实观丰富内涵的深入挖掘是打通其小说主题变革与小说文体变革的思路之一。同时,伍尔夫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对其真实观的全面研究也是介入其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伍尔夫 “内在真实观” “普通人” 女性主义 小说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21
- 第一节 选题意义11-14
- 一、理论意义12-13
- 二、实践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4-21
- 一、国外研究15-17
- 二、国内研究17-21
- 第一章 真实观之历史沿革21-32
-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真实观21-25
- 一、“摹仿说”的兴起22-23
- 二、“真实”之辩23-25
-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真实观25-27
- 一、“镜子说”的提出25-26
- 二、现实主义手法的萌芽26-27
- 第三节18世纪至19世纪的真实观27-32
- 一、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对真实观的疏离和否定28-29
- 二、“再现说”与现实主义文学大潮29-32
- 第二章 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32-56
- 第一节 伍尔夫“内在真实观”的先锋意识32-40
- 一、创作层面的“内在真实”32-37
- 二、理论层面的“内在真实”37-40
- 第二节 伍尔夫“内在真实观”先锋意识的形成原因40-47
- 一、家族渊源与精神气质40-42
- 二、时代语境的转换42-47
- 第三节 伍尔夫“内在真实观”的传统性47-56
- 一、伍尔夫对现实的看法48-51
- 二、伍尔夫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51-56
- 第三章 真实观影响下的小说主题变革56-75
- 第一节 对“宏大叙事”的解构56-65
- 一、对文本真实的质疑57-58
- 二、对“宏大叙事”的解构58-62
- 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中和62-65
- 第二节 书写女性的历史65-75
- 一、对父权制下文本真实的质疑66-67
- 二、重建女性文学史观67-70
- 三、“女性写作”:构建女性价值场域70-75
- 第四章 真实观影响下的小说文体变革75-91
- 第一节 伍尔夫对诗性小说和散文化小说的开拓76-83
- 一、未来小说的发展方向76-78
- 二、诗性小说和散文化小说78-83
- 第二节 伍尔夫对小说绘画性与音乐性的探讨83-91
- 一、伍尔夫对小说绘画性的探讨83-87
- 二、伍尔夫对小说音乐性的探讨87-91
- 结语91-93
- 参考文献93-98
- 致谢98-100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红芳;;寻找作家伍尔夫的现实主义因素[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高奋;;批评,从观到悟的审美体验——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批评思想[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3期
5 王丽丽;时间的追问:重读《到灯塔去》[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艳;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时间结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杨;作为小说批评家的弗吉尼亚·伍尔夫[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的真实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