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以来中国俄国文学比较
本文关键词:18世纪以来中国俄国文学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8世纪以来俄国文学受西方影响属于欧洲的文化体系,面向人类共同精神性问题,充满哲学思辨和灵魂拷问,而中国文学不受西方的影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圈子,不能面对人类共同精神性问题,缺乏哲学思辨和对灵魂的拷问,大部分属于消闲文学逗乐式的夸张。但鲁迅的作品和徐志摩的诗歌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坛,已经使中国的文学融入了进入世界文学之林。
【作者单位】: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俄文学比较 现实主义 文学传统
【分类号】:I106-03
【正文快照】: 18世纪以来,中国、俄国以及西方,尽管在社会历史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但都透露出近代的曙光。18世纪中国产生了《红楼梦》这样的超时代的艺术巨著、产生了讽刺已走上科举制末路的《儒林外史》,而俄国和法国,作为欧洲的文化体系,都经历了浪漫主义的洗礼,并开始走向以批判现实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荣;;浅析果戈理《外套》中“小人物”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2 赵英旭;;普希金抒情诗中的古典美与爱情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3 揣金辉;;浅析《父与子》中的“新人”形象——巴扎罗夫[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武传艳;;论蒲宁笔下的乡土情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5 梁晓琳;;蒲宁小说《乡村》的悲剧意识[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6 姜雪红;;黄金时代的俄罗斯文学概观[J];长城;2010年02期
7 张润;;剧中剧——结合老剧新拍谈谈普希金四部小悲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刁淑琴;;灵魂的荡涤 精神的复活——从《复活》中读到的列夫·托尔斯泰[J];大家;2010年08期
9 韩惠俐;;19世纪俄罗斯“多余人”小说叙述人称探析[J];大家;2010年17期
10 郭娉婷;;俄语教学中“文学元素”之释义[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晶;;《大雷雨》和《复活》中的叶卡捷琳娜[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玉英;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淑梅;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刘辉辉;从艾特玛托夫到佩列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冯小庆;普拉东诺夫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思想与诗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宋秀梅;乌托邦时代个体命运的艺术备忘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春春;创造进化论与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扬;瓦·格·拉斯普京作品中的故土情结[D];河南大学;2011年
4 丁禹男;阿赫玛托娃《芦苇集》中语言艺术表现力的某些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欣;普希金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美丽;斯拉夫派人民性观念及其历史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雪芬;普希金小说《驿站长》中的“浪子”原型及其文化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庞博;A.索尔仁尼琴作品中人性和个性的反映[D];辽宁大学;2011年
9 张振国;《苦难历程》中的家园母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洋;论特里丰诺夫小说中的“市侩现象”[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恶魔主题在俄国文学中的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赵建常;从俄国文学中的女性管窥俄罗斯宗教文化[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宋健泰;19世纪俄国文学的人道主义光辉[J];求实;2002年S1期
4 左少兴;评《俄国文学与宗教》[J];学术界;2002年02期
5 傅守祥,应小敏;论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演化与内蕴[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傅惠敏,毛汉玉;论俄国文学资产阶级形象系列[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7 林精华;寻求斯拉夫民族性的精神支持:俄国文学的审美基础[J];阴山学刊;2003年02期
8 傅惠敏;解读,从“交易”开始——俄国文学资产阶级形象系列透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潘小松;;俄国文学情结[J];博览群书;2003年08期
10 马莉亚;在迎拒中寻找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契合点谈——十八、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给出的启示[J];理论学习;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精华;;1990年代以来的俄国文学发展与俄语变化关系[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细梅;;俄吽褂镂难г谔ㄍ錥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桂修;;生活与斗争的艺术写照——简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精华;今日俄国文学类杂志[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宋达;学者探讨我国俄国文学的接受出现的“古典的与前沿的”矛盾[N];文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康慨;俄国文学的好女人,俄国文学的新一代[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撰稿 马信芳;一生情钟俄国文学[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郑州大学文学院 傅修海;那个时代的文艺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白春仁;解惑俄国文学[N];光明日报;200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 刘文飞;俄文学史构成国家思想史[N];光明日报;2013年
8 徐文瑞;坐享清福衰老快[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陶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文学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10 林精华;如何认识中国的俄罗斯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乐乐;《小说月报》(1921-1931)俄国文学译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巴亮;埃德蒙·威尔逊俄国文学观初探[D];苏州大学;2013年
3 张麟杰;以赛亚·伯林论俄国文学中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静;“五四”时期俄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 郝朋辉;从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知识分子文学形象分析其悲剧命运[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路文亭;屠格涅夫前三部小说中普希金传统之体现[D];河南大学;2013年
7 邓竞艳;张炜与俄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富涛;论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王妍慧;普希金的圣经情结[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闫芳芳;契诃夫的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18世纪以来中国俄国文学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1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