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社会伦理和伦理选择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社会伦理和伦理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最蓝的眼睛》进行重新解读,重点分析了被主流社会所异化的黑人社会及其伦理价值,披露了在黑人社会背景下被扭曲的黑人乔利身上所体现的"斯芬克斯因子",并且解读了黑人波莉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所做出的三次伦理选择。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社会伦理 异化 伦理选择 “斯芬克斯因子”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自从20世纪末美国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美国批评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浪潮,同时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莫里森的小说在国内炙手可热,研究论文和论著层出不穷,相应的研究视角和文艺理论也趋向多元化。在莫里森所有小说的研究中,发表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2期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中芹;;悲剧之美——析《秀拉》中的悲剧人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2 周娜;;《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母亲形象之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邱亚芳;万涛;;托尼·莫里森作品的精神生态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宋健衡;吴燕;钱婧;;《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郭竟;;浅谈《呼啸山庄》中象征解读人物悲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高秀石;;《达洛威夫人》中的女性伦理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7 曹小菁;蒋天平;;以莫里森隐喻论证隐喻语义的个体性兼重置隐喻的语义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8 段军霞;;《最蓝的眼睛》的神话原型批判[J];长城;2010年02期
9 范勇慧;;《米德尔马契:外省生活研究》的记叙形式研究[J];长城;2011年04期
10 王雅娴;;《最蓝的眼睛》中的荒谬存在与自我追寻[J];长城;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佳雨;;从被毁的梦到梦的毁灭者——《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性扭曲探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艾庆华;;藻海茫茫,痛苦绵绵——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分析《藻海无边》中男主人公的悲剧人生[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f^;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6 汤振纲;夏志清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倩;大卫·杰弗里的圣经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芮萱;盲从·反叛·回归[D];江南大学;2010年
2 常姣;重构黑人主体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建民;人性回归的呼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楠;追逐月亮之路[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其宝;霍桑美真善圣的伦理诉求[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宋菲菲;中国文人写作伦理的表现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秦丽英;《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沙沙;论《红字》中的伦理两难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宛莹;身份的“背离”与“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孙福川,张英涛,高歌今;放弃治疗的伦理选择[J];医学与哲学;2000年06期
3 易畅;;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4 李迎亚;;接受还是毁灭——从《没有被征服的女人》中看安内特的伦理选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3期
5 肖峰;;两种技术善之间的伦理选择[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毕文君;;伦理选择与精神抵抗:1950-1960年代女性作家的家族叙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盛志宏;;自我节制:网络传播中受众的伦理选择[J];学术论坛;2007年08期
8 李迎亚;;理性与情感:论《第五纵队》中菲利普的伦理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期
9 何玉润;;“单位人”的伦理选择——由宗法文化的特质谈起[J];理论参考;2002年11期
10 邹惠玲;李渊苑;;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伦理意旨析评[J];外国语文;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引咎辞职是个人的政治伦理选择[N];长江日报;2014年
2 蒋一兵;知情权、告知义务及其它[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晓波;论华顿《欢乐之家》中丽莉的伦理环境和伦理选择[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宋运荣;试论我国高技术立法的伦理选择[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社会伦理和伦理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7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