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与手术刀:阿特伍德的加拿大式“向北”科学观
本文关键词:摄影机与手术刀:阿特伍德的加拿大式“向北”科学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阿特伍德的早期作品中,摄影机代表了现代科技辅助之下男性对女性的"凝视"权;手术刀则是医学对身体"创伤性"干预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阿特伍德笔下的科学已逐渐走向人性与自然的对立面。这种科学观隐含了其加拿大民族性的取向:原本中性的科学之所以演变为人类的异己力量,是因为它总与美国结合在一起。在阿特伍德的理念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南方"代表了科技与现代文明,而"北方"才是加拿大自然与自我的象征。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阿特伍德 科学 摄影机 医学 加拿大特质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加拿大民族性研究”(编号:13YJC752037) 2013年杭州市外文学会研究课题“阿特伍德小说对于科学的文学阐释”(编号:HWKT2013012)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I711.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早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前,文学家们就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哀叹科学技术的滚滚车轮辗碎了农业文明时代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浪漫。科学的理性与文学的温情似乎总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从在信仰与科学间痛苦徘徊的丁尼生,到视机器为洪水猛兽的哈代,再到当代美国向科技文明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林棚;;视觉、摄影和叙事: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照相机意象[J];外国文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意青;李洪辉;;超越性别壁垒的女性叙事:读芒罗的《弗莱茨路》[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2 游越;;英汉差异视域下哲学作品中词语隐喻的翻译[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佳希;沉默的觉醒者[D];西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俐萍;精湛的艺术 丰富的内涵——评阿特伍德的《猫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柯倩婷;;受害者的抵抗——论阿特伍德的《强奸幻想》[J];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3 欧翔英;;厨房里的革命及反革命——读阿特伍德的恶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4 董菁;;逃遁的存活之道——探讨阿特伍德小说中女性的抗争方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丁艳雯;;自然与女性的困境——解读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吕晓潇;;“拆”与“织”:反讽策略织就“阿特伍德之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刘晶晶;;阿特伍德小说《浮现》中的生态思想[J];海外英语;2011年13期
8 张雯;;作者的死亡与复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者之死”理念[J];国外文学;2012年01期
9 丁艳雯;;走出女性困境的精神旅行——阿特伍德的《浮现》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10 陈媛;;浅析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边缘化成因[J];科技视界;2013年2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童蔚 编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幻想与牺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薛忆沩;在黑暗中窥探[N];南方周末;2007年
3 康慨;阿特伍德新作误撞SARS[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韩忠华;《盲刺客》——张卷着的华丽挂毯[N];深圳商报;2003年
5 刘意青;存活斗争的胜利者——加拿大女小说家[N];文艺报;2002年
6 高度 (编辑);活在死者的阴影中[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康慨;盲眼刺客[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移民家族小说意外获胜[N];中国妇女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霞;反抗与生存[D];苏州大学;2009年
2 张雯;身体的囚禁,,精神的逃离[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岳琳;阿特伍德三部小说中的荒野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2 何晨;论阿特伍德小说创作中溺水意象的多重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雨;从《可以吃的女人》和《预言夫人》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性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s
本文编号:473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7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