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

发布时间:2017-06-25 05:11

  本文关键词:《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新生代犹太作家乔纳森·萨福兰·福厄的小说《一切皆被照亮》以一位美国犹太青年作家前往乌克兰寻根的经历为线索,借助魔幻现实主义重构个体层面的家族史和社会层面的犹太集体记忆。通过探讨小说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的关系,该小说体现了新生代犹太作家在后大屠杀时代继承创伤、延续犹太性,并以文学想象表现历史"真相"、照亮未来的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福厄 《一切皆被照亮》 后记忆 犹太性
【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3PJC06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WW035)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记忆与犹太文化身份认同是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恒久主题之一。以安齐娅·叶齐尔斯卡(AnziaYezierska)和亚伯拉罕·卡恩(Abraham Cahan)为代表的早期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犹太作家大多描写移民生活和文化同化问题[1]228;以索尔·贝娄和菲利普·罗斯等为代表的第二、三代犹太作家借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朴玉;;《冤家,一个爱情故事》:对大屠杀的深层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4期

2 印芝虹;;悖之痛——高墙下的集体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3 曾桂娥;;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4 林斌;;大屠杀叙事与犹太身份认同:欧茨书信体小说《表姐妹》的犹太寻根主题及叙事策略分析[J];外国文学;2007年05期

5 林斌;;“大屠杀后叙事”与美国后现代身份政治:论犹太大屠杀的美国化现象[J];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6 朴玉;;多重记忆书写——论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被让座:公共生活规范的道德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史婧力;;谈犹太民族流浪史及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起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王志军;;现代性和钱: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论旨趣与现实意义[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4 许章润;多向度的现代汉语文明法律智慧——台湾的法学研究对于祖国大陆同行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5 王小平;;包容“他者”:中国电影艺术的新视阈——评陆川电影《南京!南京!》的差异化文化立场[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张海港;;论新保守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批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7 李松;;问题与思路:多元现代性——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关系分析入手[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8 李俊宇;;人生就是个悖论——析《愤怒》的悲剧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李颉;;焦虑中一个肯定的声音——《赫索格》中主人公死亡焦虑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吕方;;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3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4 蒋立松;吴红荣;;西南民族共生教育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杜疆;;走向有意识的进化之路——用机体认识论引导工程演化[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任东升;马月兰;;希伯来先知与儒家圣人比较研究[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7 乔飞;;血统·国统·道统·法统——《圣经》神人“圣约”之法理透视[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8 方芳;;《反美阴谋》中的大屠杀原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新玲;单洪勰;;道德冷漠与道德权威的缺失[A];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第2辑)——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6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葛淑珍;犹太人抗击“否认纳粹屠犹”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飞焱;美国“大屠杀后意识”小说散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2 陆建德;;为了灵魂的纯洁——读辛格短篇小说有感[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3 德雷克·帕克·罗尔;舒程;朱云;;西恩·罗森鲍姆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4 朴玉;;从德里罗《坠落的人》看美国后“9·11”文学中的创伤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5 但汉松;;“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6 印芝虹;;悖之痛——高墙下的集体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7 童明;飞散[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8 钟志清;;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与幸存者作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10 张倩红;后大屠杀时代:纳粹屠犹的社会后果分析[J];史学月刊;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国强;;美国犹太作家笔下的现代城市[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2 张懿;;美国犹太作家笔下的两性意识[J];芒种;2012年04期

3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发表新作[J];外国文学;2000年04期

4 韩玉群;略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整合精神[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5 黄碧娥;;一位犹太作家的自画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钱青;美国三位优秀的犹太女作家[J];外国文学;1994年04期

7 翟维;;论《圣经》对当代犹太作家创作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8 张长江;;试论二战后美国犹太作家思想倾向的表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玉霞;;犹太传统在犹太文学中的具体特征化——论犹太作家创作手法上的特质[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10 黄麟斐;李琳;;美国犹太作家作品中人物的圣经原型及其文化内涵[J];飞天;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娟利;;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微光世界的继承者》中的逃亡者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金祥;暴力文化危害不容小觑[N];文艺报;2014年

2 云也退;诺曼·马内阿:接受现实[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娴;种族的记忆,,文学的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昌瑞红;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笔下人物的身份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聪波;最有力的控诉[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风英;《冷酷的百万》:颠覆美国梦[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燕;维也纳城市文化与现代奥地利犹太作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5 朱玲秀;《波特诺伊的控诉》和《鬼作家》中的幽默[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李青青;从波罗特斯科到波士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董礼扬;一个精制的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Sara Harrat;扭曲的镜子:论里昂·尤瑞思小说《朝圣者》中对穆斯林成见的固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王璐瑶;挣扎与接受[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80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