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乳酸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乳酸盐 清除率 脓毒血症 高乳酸血症 危重患者 骨骼肌 死亡率 患者预后 创伤患者 体组织
【摘要】:正乳酸是机体组织无氧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静息状态下,骨骼肌、红细胞和脑组织等机体组织和器官在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葡萄糖被酵解为乳酸盐,其中骨骼肌是乳酸产生的主要场所。乳酸主要通过肝脏的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和肾脏分泌排出等三条途径以一近乎恒定的速率代谢和清除,一旦体内乳酸生成和消除两方面任何一方出现异常,乳酸的生成速度超过消除速度,即可导致乳酸在体内的蓄积[1]。
【作者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乳酸盐 清除率 脓毒血症 高乳酸血症 危重患者 骨骼肌 死亡率 患者预后 创伤患者 体组织
【分类号】:R341
【正文快照】: 乳酸是机体组织无氧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静息状态下,骨骼肌、红细胞和脑组织等机体组织和器官在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葡萄糖被酵解为乳酸盐,其中骨骼肌是乳酸产生的主要场所。乳酸主要通过肝脏的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和肾脏分泌排出等三条途径以一近乎恒定的速率代谢和清除,一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跃东;;血乳酸水平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09期
2 陈雪礼;徐方林;汤金萍;王琴;刘晓峰;李观华;张启贵;;早期动脉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病患者预后效果评价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7期
3 陈炳星;朱继红;戴木森;薛晓艳;余剑波;;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04期
4 王丽;谢镒鞠;唐小唪;王正刚;刘道城;张连阳;葛衡江;;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腹腔高压对心肺基础监测指标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0期
5 许松涛;蒋君;申孟平;贾冬梅;李晓艳;宫红梅;;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23期
6 王欣然;韩斌如;;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生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2期
7 向淑麟;;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测定与预后[J];广西医学;2014年01期
8 高燕;赵雪生;;创伤性休克治疗指南解读[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3年01期
9 徐艳霞;陈建丽;肖德卫;唐熔;;严重脓毒症患儿血乳酸清除率和剩余碱变化及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14年02期
10 李润铭;陈琼驹;曾隆桂;;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评估外科休克预后中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荣林;;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全身性感染中的意义[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2 马婕;管向东;;严重全身性感染与组织氧代谢[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3 李肖亮;单爱军;杜波;钟贤良;梁建;;急危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害救治中脑保护研究进展[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肖亮;单爱军;杜波;钟贤良;梁建;;内科急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监测治疗进展[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燕;外科危重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及小剂量激素治疗对预后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于慧超;动态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高敏;大鼠脓毒症预后判断指标集及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邓帅;LAC、CRP、RDW早期动态监测在危重病的应用价值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沈奕播;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6 仇杰;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监测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媛媛;ScvO_2与P(cv-a)CO_2对外科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8 郭娜;限制性输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初步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刁孟元;颈部降温装置的研制及其在家兔心肺复苏中的脑保护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田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玲,蔡秀军;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凋亡与病情及预后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11期
2 廖锐;沈客;龚建平;;单核巨噬细胞中的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年05期
3 詹芝娅;方向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脓毒血症[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1期
4 宋新明;赖星文;宋玉芳;白涛;唐庚云;凌云;;严重脓毒症各主要脏器氧自由基及超微结构的变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1年03期
5 徐文岳;吴玉章;;Toll-like receptor激动剂耐受分子机制和疟原虫慢性感染[J];免疫学杂志;2008年05期
6 常英姿,高莲茹,吕小燕,赵云涛,苏静怡,唐朝枢;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乳酸盐转运障碍[J];高血压杂志;1996年03期
7 土屋了介 ,迟宝荣;癌症治疗的转折[J];日本医学介绍;1989年08期
8 甘继宏;郭炯;;大白鼠内毒素休克的代谢变化及山莨菪碱(654-2)对其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9 杨澄,金清尘;危重患者胃粘膜pH值监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年03期
10 俞永林;;骨骼肌对缺血耐受性的比较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中富;翟诚顺;梁艳冰;詹红;唐皓;叶海宁;;脓毒血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林玲;潘孔寒;;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凋亡与病情及预后关系[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陈莹;;影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microRNA分子的系统鉴定[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佩林;朱道立;;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方法探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振英;刘秀华;郭晓笋;刘凤英;;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微循环机制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郭晓笋;刘秀华;张振英;刘凤英;;缺血后处理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栩胤;赵荧;;微波技术在骨骼肌染色中的应用[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与科研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8 谭智勇;高磊;吉永华;;BmK AS调制骨骼肌型胞内钙释放通道(RyR1)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探讨[A];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毒素专业组第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9 周建大;罗成群;贺全勇;李文波;陈继业;李明;;成人成肌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_5,
本文编号:1057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5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