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质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孤束核投射
发布时间:2020-11-21 20:52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属于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PKCγ亚单位(PKCγ)则是其中的重要成员。有研究证实PKCγ在脊髓背角内的伤害性信号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观察到延髓和脊髓背角内有PKCγ阳性神经元。目的:观察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质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孤束核(NTS)的投射。方法: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结果:①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在Ⅰ层、Ⅲ层内可见少量免疫荧光组化染色较强的PKCγ阳性神经元,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少量淡染的小型PKCγ阳性神经元;②将FG注入丘脑胶状质核后,在延髓背角的Ⅰ、Ⅲ层和脊髓背角的Ⅰ、Ⅲ、Ⅴ层及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延髓和脊髓背角Ⅰ层的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③将FG注入PAG后,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FG/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④将FG注入孤束核后,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FG/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结论: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质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孤束核投射;②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伤害性刺激信息和内脏感觉信息向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孤束核的传递。
【学位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R329
【文章目录】:
关键词表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片
小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共引文献】
本文编号:2893581
【学位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R329
【文章目录】:
关键词表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片
小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国蔚;脊髓背角细胞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86年04期
2 唐敬师,苟振义,刘荣桓,刘忠敏,刘金英;针刺与痛信息在清醒大鼠脊髓背角的投射——[~3H]-2-脱氧葡萄糖放射自显影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年02期
3 吕韶岗,梅俊,赵放理;多巴胺抑制大鼠背角伤害性神经元初步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91年04期
4 孙文颖,李晓文,娄之聪,刘昱,佟振清,欧阳群;电针“夹脊穴”抑制创伤痛诱发的脊髓FOS蛋白表达[J];针刺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荣培晶;针刺信号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会聚与相互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管振龙;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孤束核的定位投射[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3 吕岩;骶髓后连合核接受盆腔内脏伤害性刺激传入联系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证据[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4 金善学;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在骶髓后连合核内汇聚的电生理学证明及其与NOS阳性结构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健;人食管下括约肌兴奋性和抑制性运动神经元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93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935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