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2和M2A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30 05:02

  本文关键词: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2和M2A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刚地弓形虫 MIC MAP 真核表达


【摘要】:目的构建弓形虫RH株微线体蛋白M2AP和MIC2的真核表达载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建立同时表达MIC2和M2AP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粘附蛋白复合体MIC2-M2AP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用Oligo dT-Adaptor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根据已知的弓形虫mic2和m2ap基因序列,采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5.0自行设计并合成引物,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mic2和m2ap基因,克隆入pMD-19-simple-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回收目的片段,分别插入至pGAPZαA内,构建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转化入E.coli DH5α。提取转化菌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的mic2和m2ap基因分别为2 200bp和1 000bp,与预期大小一致。T-A克隆重组质粒pMD19-T-mic2、pMD19-T-m2ap和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GAPZαA-mic2、pGAPZαA-m2ap经测序鉴定,与GenBank收录的弓形虫mic2基因和m2ap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进一步研究MIC2和M2AP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免疫保护效应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 MIC MAP 真核表达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Y2100971)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No.2013R413013) 温州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科研课题项目(No.wyx201201026)
【分类号】:R382.5
【正文快照】: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可寄生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爬行类和鸟类的所有有核细胞中,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人感染弓形虫后多为隐性感染,但免疫缺陷病人及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危害严重。目前治疗弓形虫病的药物疗效不理想,而弓形虫疫苗接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慧龄,肖建华,梁瑜,张愉快,刘传爱;弓形虫微线体蛋白1部分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2 郑斌;何蔼;李卓雅;郑小英;张瑞琳;杨潇;詹希美;;弓形虫MIC 6羧基端蛋白片段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弘;梁艳;杨金易;刘细霞;张宏斌;雷红涛;沈玉栋;孙远明;;抗克伦特罗单链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2 尹志奎;郑斌;詹希美;;弓形虫MIC2胞质尾段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生物技术;2013年01期

3 江涛;周艳琴;刘琴;聂浩;姚宝安;赵俊龙;;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畜牧兽医学报;2006年06期

4 江涛;张东林;聂浩;姚宝安;赵俊龙;;弓形虫MIC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IBRS-2细胞内的表达[J];畜牧兽医学报;2007年08期

5 尹志奎;郑斌;王东;刘世国;许兵红;张海珠;任红斌;;刚地弓形虫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醛缩酶融合蛋白的制备及纯化[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郑斌;尹志奎;何蔼;詹希美;;弓形虫MIC6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11期

7 江涛;周艳琴;刘琴;聂浩;姚宝安;赵俊龙;;弓形虫ROP2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4期

8 尹志奎;郑斌;姚志军;刘世国;任红斌;许兵红;张海珠;;刚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和醛缩酶在虫体内的定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尹志奎;赵林静;郑斌;;弓形虫肌动蛋白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J];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03期

10 唐莉娜;刘涛;黄雨婷;徐丽娜;卢丽丹;;弓形虫MIC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J];医学动物防制;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涛;猪弓形虫病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基因免疫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东林;弓形虫病分子诊断方法及弓形虫分离株耐药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陶青;猪弓形虫体内诱导抗原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斌,何蔼,易冰,李卓雅,郑焕钦,张瑞琳,詹希美;弓形虫不同地理株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凤全,林玲;我国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概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8期

2 刘德纯,,林清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播散性弓形虫病尸检的病理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年03期

3 竺可青,杨泽然,章锁江,陈培辉;播散性弓形虫病尸检一例[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4期

4 王鹏;蒋涛;尚世臣;;弓形虫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5 张晓文;惠清法;;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晓光;谭峰;;弓形虫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年05期

7 吴伟;用特异cDNA和PCR检测实验感染小鼠弓形虫D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3期

8 王艳华;殷宏;张德林;付宝权;;弓形虫抗原表位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1期

9 何勇;周鹏;尹创成;袁子国;林瑞庆;;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10年05期

10 夏爱娣 ,王克敏 ,董泰忠 ,张惠民 ,吴兆平 ,陈诗书 ,杨惠珍,徐克继,钱宗立;用多聚酶链反应诊断弓形虫病[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国荣;杨亚波;孟晓丽;刘成芳;;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研究进展[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霞;余莉;罗庆礼;乔增培;沈继龙;;弓形虫次黄嘌呤-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XGPRT)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黄达娜;吴少庭;袁仕善;张仁利;高世同;耿艺介;;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庆宽;李桂萍;李瑾;崔勇;柏雪莲;王用斌;黄炳成;韩广东;刘克义;;抗弓形虫P30表面抗原mAb的制备及其对虫体形态的影响[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世海;;弓形虫速殖子表膜蛋白的组分和抗原性分析[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6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雷明军;潘晖榕;袁仕善;温见翔;秦莉;黄达娜;张仁利;高世同;;重组弓形虫GRA4的原核表达与纯化[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魏庆宽;李瑾;付婷霞;张佃波;崔勇;柏雪莲;付斌;刘玉冰;王洪法;宰德福;黄炳成;韩广东;刘克义;;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韩广东;魏庆宽;刘克义;张佃波;王洪法;李瑾;李桂萍;崔勇;柏雪莲;黄炳成;付斌;刘玉冰;德福宰;;弓形虫棒状体分泌抗原的免疫原性及基因疫苗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娟娟;殷国荣;吴静;孟晓丽;陈洁;;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脾与肠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免疫应答动态观察[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艳华;殷宏;王萌;叶强;孟鹏;付宝权;张德林;;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和表面蛋白1抗原表位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巍巍;寄生物与宿主分离有了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会;弓形虫蛋白酶的鉴定及免疫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贾博寅;感染弓形虫宿主的转录组及标识性microRNAs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谭峰;弓形虫核苷三磷酸脱氢酶功能分析及疫苗候选靶标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林杰;弓形虫鸡尾酒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妍;弓形虫GRA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卻雪静;小鼠弓形虫眼病模型的建立及IL-10对其炎症和免疫应答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7 郭虹;弓形虫侵入相关分子ROP1基因的克隆及其DNA免疫研究[D];中山医科大学;1999年

8 王艳华;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和表面蛋白1抗原表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杨培梁;弓形虫多表位基因的疫苗研究及其重组抗原在免疫诊断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吴小南;弓形虫P30-P24联合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安全性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兆武;地域差异对中国猫源弓形虫基因分型和毒力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言;弓形虫在小鼠脑内动态分布及其感染与精神疾病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韩欣悦;弓形虫高反应原性抗原的筛选及其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4 赵俊桃;弓形虫Prugniaud株慢性感染小鼠保护性免疫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5 覃珊珊;Caveolin-1的表达变化与弓形虫入侵力的相互关系[D];广东药学院;2010年

6 王腾;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通过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诱导神经干细胞凋亡[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段张秀;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杨雯;弓形虫表面抗原SAG3和SAG1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慧颖;弓形虫GRA1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郑薇;弓形虫ME49株速殖子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与免疫学筛选[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6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16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