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豚鼠动物模型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10 14:11

  本文关键词: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豚鼠动物模型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硫酸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动物模型 豚鼠


【摘要】:目的建立豚鼠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条件(镍浓度、致敏时间、汗液和接触时间)对造模的影响,为临床前评价镍ACD治疗药物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选择86只240~270 g豚鼠,按不同条件(硫酸镍浓度、致敏时间、人工汗液、封闭接触时间)随机分为14组,第0天、第7天、第14天致敏且第28天激发的8组(20%Ni-28d-6h、10%Ni-28d-6h、20%Ni-28d-SP-6h、10%Ni-28d-SP-6h、20%Ni-28d-24h、10%Ni-28d-24h、20%Ni-28d-SP-24h、10%Ni-28d-SP-24h),第0天、第1天、第2天连续3天致敏且第9天激发的6组(20%Ni-9d-6h、20%Ni-9d-24h、20%Ni-9d-SP-6h、20%Ni-9d-SP-24h、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激发后0~72 h,对激发部位皮肤红斑和水肿情况进行动态分级;分别于激发后24、48、72 h采集第9天激发的6组豚鼠激发部位皮肤,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损组织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2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含量;HE染色观察激发部位皮肤病理变化;结果第28天激发组,激发后各组激发部位皮肤48 h红斑程度最强,并于48 h后红斑程度减轻;第9天激发组,红斑在24 h程度最强并一直持续到72 h;而皮肤水肿各组均不明显。第9天激发后皮损部位皮肤组织中IL-2和IFN-γ均在48 h达到峰值并持续到72 h,峰值分别为(533.53±41.51)pg湓ml和(1235.63±76.85)pg湓ml。激发部位皮肤表面结痂,表皮增厚,轻度角化过度,真皮毛细血管扩张,真皮及表皮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与人类ACD病理表现一致。结论第0天、第1天、第2天致敏且第9天激发的致敏方法能建立皮肤反应较严重的ACD模型,并通过增加镍浓度、封闭接触时间以及人工汗液控制变态反应程度;第0天、第7天、第14天致敏且第28天激发的致敏方法则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ACD模型;本研究为研究镍ACD提供了与临床相似的各种豚鼠ACD动物模型。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175)
【分类号】:R-332;R758.2
【正文快照】: 金属是一组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可导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和移植物失败。镍是最容易导致ACD的金属物质[1],并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2-4]。ACD患者接触部位皮肤可出现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可表现为红斑和丘疹,较重者可能出现水疱和渗液,慢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东庆,王晓鸿,高兴华,易先平,陈洪铎;镍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 董海燕;郑玉新;戴宇飞;;化学物致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庆芳;胡显峰;周丹丹;;会宁凹凸棒石粘土对Ni(Ⅱ)的吸附性能[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3期

2 胡显峰;赵旭涛;张庆芳;周丹丹;;凹凸棒石粘土对Ni(Ⅱ)的动态吸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6期

3 高志红;裘炳毅;;个人护理用品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健康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3期

4 罗育武;李嘉彦;黄振明;黄茂芳;林路洋;张三泉;杨艳;朱慧兰;;雷公藤多甙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年04期

5 秦晓明;桂丽飒;季一如;陶洁;朱锦绣;吴丽;童忠怀;;3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08期

6 皮嵩云;王艳;张玉莲;;低浓度镍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7 殷俊;杨康宁;;手机金属外壳接触面部引起的镍接触性皮炎1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爱武;自主研制镍钛合金左心耳封堵器防治心房颤动栓塞性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瑞;镍致雄性大鼠肝损伤及葡萄籽原花青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晓辉;硫酸镍致雌性小鼠卵巢早衰毒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林日新;卵转铁蛋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郑菁;硫酸镍致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东庆,王亚坤,陈洪铎,王凤贤,白兆震;沈阳地区150例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患者斑贴试验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年04期

2 赵敏,王春炜,王璞山;镍皮炎53例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3 叶筱燕,蒙秉新;海南地区113例皮炎湿疹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2年02期

4 刚葆琪,庄志雄;我国镍毒理学研究进展[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5 陆东庆,王雅坤,陈洪铎,白兆震;镍、钴、铬、汞变应性接触性超敏反应(附180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02期

6 王予平,张守民,李彦,张书岭,朱钵;皮带扣致脐周接触性皮炎46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刘玲玲,高嵩,朱学骏;90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抗原阳性率变化[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晶;仇新全;李健英;吕律;;龋齿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86年03期

2 李杰;;我国不同流行区周期型马来丝虫动物模型的建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3 孙扬;朱仕钦;;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及药物治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1年03期

4 于文慧;建立慢性肾衰动物模型方法研究的进展[J];天津医药;1994年11期

5 郭成浩,张辉,金毅,孙波,王凡,李广生;不同血钙水平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J];动物学杂志;1999年02期

6 丁正明,宫斌,莫启忠;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0期

7 赵宗江,张新雪,牛建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6期

8 任明,高秀梅;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局限和展望[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10期

9 程吉勇,杨华,刘健;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3期

10 雷作熹,罗仁,董晓蕾,钟先阳;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慧博;鲁凯伍;金大地;江建明;;建立稳定的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翠娟;孙理军;;对基于体质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作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毅;付丹丹;古国民;霍小玲;;一种湿热证Ⅰ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4 陈雪功;李勇;;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与方药反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吴昆e,

本文编号:1166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66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