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生物膜细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防治生物膜细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抗生物膜细菌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合成物、天然产物(包括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和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等方面,各类别中都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或)杀灭生物膜作用,然而大多数抗生物膜活性成分不足以完全抑制或杀灭生物膜,缺乏广谱抗生物膜制剂,需要对生物膜形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现代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文对防治生物膜细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为下一步研究临床上生物膜细菌形成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71734)
【分类号】:R37
【正文快照】: 生物膜是指黏附在生命体或非生命体表面并形成多糖被膜的细菌群体。早在14世纪,人们就注意到,在患者植入物的表面细菌往往容易形成生物膜。由于生物膜对于抗生素治疗具有非常高的抵御能力,是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同时,生物膜细菌形成的感染是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的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月恒;蒋丹;周智;;细菌天然密度感应系统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2 赵美林;黄萍;;桂皮醛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年10期
3 沈亮;;抗菌肽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08期
4 沈骏;于晓雯;付士平;方浩;曾炳芳;;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评价[J];上海医学;2011年03期
5 史册;刘锦燕;魏冰;项明洁;;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中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4年06期
6 闻一新;周田华;徐永清;;脂质体抗生素复合可生物降解型缓释系统治疗慢性骨髓炎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3年06期
7 翟有朋;董昆明;周惠茹;姜芸;丁碧婷;缪莉;;群体感应抑制剂对海洋生态功能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07期
8 肖英平;代兵;苏琴;洪奇华;李华;陈够芬;陈安国;;猪场臭气的产生机理及植物提取物在除臭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13年22期
9 陈淇;龙丽娟;张Pr;董俊德;李洁;;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型珊瑚非培养放线菌多样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涛;万古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复合n-HA/CS/KGM支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抑制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刘欢叶;可注射性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硫酸钙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周田华;头孢他啶阳离子脂质体复合n-HA/β-TCP陶瓷支架的制备、体外溶出机理及其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李小康;抗感染金属植入物的设计制备及其抗感染效果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阮杨;抗菌肽LL-37在LTA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月恒;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生物学性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门兴平;A族链球菌emm基因序列分型与生物膜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毛克政;骨形态发生蛋白—万古霉素—复合硫酸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4 闻一新;头孢他啶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晓;海洋产蛋白酶菌的分离、培养及其防污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金海龙;改良开放植骨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陈毓遒;一株海绵共生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的alph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的分离[D];扬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浩然;液晶态生物膜[J];科学通报;1978年04期
2 任恕;;生物膜选择透过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79年01期
3 张志鸿;刘宏志;;生物膜的动态结构和功能——从二维到三维[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7年01期
4 ;简讯与信息[J];生命的化学;1989年02期
5 范玉贞;生物膜脂质液晶的结构、性质及功能[J];生物学教学;2000年04期
6 李今,吴振斌,贺锋;生物膜活性测定中TTC-脱氢酶活性测定法的改进[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岳奎元;;研究生物膜的一种先进技术——冰冻蚀刻[J];生命世界;1985年01期
8 王鸿良;上向流直接供氧生物膜硝化动力学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06期
9 杨世杰;;生物膜的功能[J];生命世界;1981年02期
10 欧阳钟灿;从肥皂泡到生物膜液晶模型[J];百科知识;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杨燃;李继遥;周学东;;植物凝集素对口腔细菌凝集粘附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叶淼;赵芸;Matt Goering;Gary Eldridge;胡金锋;;大红钓钟柳抑制生物膜活性成分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隋森芳;;从分子到细胞——生物膜研究发展的动力[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叶晓敏;陆春;;解脲脲原体生物膜与多重耐药[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5 殷雅俊;;生物膜纳米管网络中的力学[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江文;杨继君;陈兴平;;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集[C];2007年
7 徐瑞宏;廖万清;;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动物模型构建及PMT4对生物膜的影响[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Oz;;生物膜与后基因组时代[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9 董德明;花修艺;郑娜;费姗姗;李鱼;;自然水体生物膜各组分吸附铅镉时共存铅镉间影响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骏逸;陆维昌;陈邦林;;新型悬浮材料上的生物膜降解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琪;顶级专家聚蓉 研讨防治“生物膜”[N];四川日报;2011年
2 辽君;生物膜让“老慢支”久治不愈[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3 田建军;生物膜为污水处理提供新模式[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建轩;生物膜: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的先锋[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岭;解除细菌感染的武装[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记者 毛黎;美科学家设计出硅半导体膜[N];科技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生物膜+微孔曝气 净化水体初战告捷[N];中国花卉报;2006年
8 记者 缪琴 李凌翌;薄如蝉翼生物膜 让坏死细胞“起死回生”[N];成都日报;2006年
9 张海龙 陈茂j;治疗烧烫伤新型生物膜诞生[N];健康报;2006年
10 李德文邋高杰;江苏推出新型悬浮生物填料[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阳;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阿亚兹(Ayaz Ahmed);牙菌斑的分子微生态结构分析以及乳酸杆菌抑制变异链球菌属形成生物膜的治疗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3 于林;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电活性及腐蚀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4 刘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k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孙凤军;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耐药质粒传递和调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华林;表皮葡萄球菌细胞间粘附素基因功能及表达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敏;附属基因调节系统(agr)-Ⅰ型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调节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天成;重金属有机废水电生物修复及生物膜结构与生物吸附模拟[D];天津大学;2003年
9 梁丽华;藻菌共生生物膜系统修复煤炭矿区污染水体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张志勇;气动内循环反应器及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蓉;生物膜滴滤床内两相流动与传输特性[D];重庆大学;2003年
2 赵宇侠;自然水体生物膜有机组分对铅、镉吸附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闫萍;大鼠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肺部感染生物膜的致病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4 何振坤;好氧BACF膜的形成机制与水处理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5 葛剑平;粘性放线菌在生物膜和浮游状态合成胞外多糖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宁美芝;变形链球菌单菌种早期生物膜的结构和胞外多糖作用的初步探讨[D];四川大学;2006年
7 黄弘;Ni~(2+)对变异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孟千秋;溶解氧和铵微电极的研制及在生物膜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琛;谷氨酰胺合成酶对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putida生物膜形成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10 任伟;不同清洗剂及其不同作用时间对内镜生物膜清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9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7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