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整合子—基因盒系统是微生物耐药的主要机制,由其介导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是细菌耐药机制产生的主要途径。已知的整合子被分为两大类:传统的整合子和超级整合子。前者存在于转座子、质粒和细菌染色体,其基因盒编码产物可使细菌耐受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及消毒剂;而后者则只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它携带的基因盒更多,且其编码产物则更加复杂,目前只在特定菌株中发现超级整合子。本文就整合子的结构、分布、检测及它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
【分类号】:R378
【正文快照】: 1989年Strokes和Hall[1]首次提出了整合子的概念,即一个含有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和基因盒的天然克隆和表达系统,并根据其编码的整合酶的不同而进一步分型。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整合酶基因,整合子在介导和传播细菌耐药性以及细菌基因组进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3]。1整合子的分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卓超;细菌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nalysis on drug-resistance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d from the clinical samples in two Chinese hospitals[J];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06年01期
2 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杨建华;杨少虹;韩英杰;;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测与临床意义[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年01期
3 赵丽霞;王家平;张晓梅;;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茵耐药基因检测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年05期
4 陆思静,刘又宁,管希周,王睿;细菌整合子系统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3期
5 郭庆兰;耐药性播散机制进展——整合子-基因匣子系统[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6 李成忠;王红宁;黄勇;马孟根;吴琦;羊云飞;谢涛;柳萍;;多重耐药鸡致病性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的检测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1期
7 卓超;细菌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年02期
8 李红;宋诗铎;;质粒介导的细菌对喹诺酮耐药机制的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年01期
9 胡昌俊;朱艮苗;;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对细菌耐药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年25期
10 黄支密,诸葛青云,糜祖煌,秦玲,陈榆,单浩,史伟峰;阴沟肠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及质粒AmpC酶基因检测[J];江西医学检验;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支密;糜祖煌;张霖;诸葛青云;仵蕾;秦玲;陈榆;吴晶;单浩;;常见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研究[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立芬;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及相关耐药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徐颖;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对链霉素和噻枯唑的抗药性监测和抗药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卓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4 李咏梅;肠出血性及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杜艳;整合子相关的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吴聪明;广东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整合子/基因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
7 陆思静;整合子及孔蛋白OmpF对耐头孢西丁大肠埃希氏菌耐药表型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8 李明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维青;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及其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邓笑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与整合子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玮;安徽省部分猪场生猪沙门氏菌带菌情况与耐药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学禄;养殖场中季铵盐抗性菌株I类整合子特性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石苗苗;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和大肠埃希菌相关耐药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魏鲁予;致奶牛乳房炎木糖葡萄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及Ⅰ类整合子检测[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张辉建;畜禽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整合子—基因盒检测[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彭咏麟;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7 王建舫;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刘颖;鸭疫里默氏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崔晓文;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与I型整合酶基因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灶平;食品中大肠埃希氏、沙门氏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燕;李凡;;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3期
2 蒋宏;刘继芬;刘蓉;;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研究进展[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杨仁国;吕晓菊;;整合子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4期
4 王志锐;李力;;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携带的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04期
5 郭宇;孙媛媛;张正;;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基因盒的相关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01期
6 魏取好;蒋晓飞;吕元;;细菌整合子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1期
7 刘衡川;兰全学;;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I类整合子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3期
8 白松涛;兰全学;;致血液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中I类整合子参与耐药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8期
9 蔡俊源;杨荣兴;;沙门菌质粒DNA上整合子的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8期
10 单霞;黄茂;;细菌多重耐药与整合子-基因盒系统[J];医学综述;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周铁丽;刘庆中;李向阳;;细菌的整合子及其介导的耐药研究进展[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顾剑;;细菌耐药性播散机制——整合子-基因盒系统[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丹华;张如霖;丁星;李莉;;整合子耐药机制的动态监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凌华志;;革兰阴性杆菌中Ⅰ类整合子特征及其菌株间同源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魏取好;蒋晓飞;杨泽华;吕元;;细菌整合子中氨基糖苷-3″-腺苷酰基转移酶的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蒋燕群;韩立中;奚伟;汤瑾;王坚强;倪语星;;两株阴沟肠杆菌的DHA-1型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探讨[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李翔;陈辉;漆涌;徐令清;伍勇;;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及整合子在碳氢酶烯类耐药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陈建国;苏兆亮;许化溪;王胜军;夏秋风;赵鸿;;dfrA17和aadA5基因盒——一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新发现的整合子耐药基因携带形式[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彭少华;吴琼;聂署萍;;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OXA型β-内酰胺酶分型[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杨仁国;吕晓菊;;整合子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研究进展[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运文;深圳医生全球首次发现耐药基因[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取好;细菌整合子捕获与表达耐药性基因盒调控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咏梅;肠出血性及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潘劲草;志贺菌流行株Ⅰ类和Ⅱ类整合子的特征及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明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朱静媛;志贺菌属细菌整合子与多重耐药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杨泽华;整合子捕获基因盒效率调控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倪朝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分子耐药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杜艳;整合子相关的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毕水莲;奇异变形杆菌可移动耐药基因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席美丽;食源性革兰氏阴性肠道病原菌PFGE分型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耘;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VEB-1基因盒结构及其对整合子捕获频率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常彦磊;健康人群携带沙门氏菌第一类整合子与基因组岛的鉴定及特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中整合子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凤平;1800株G-杆菌插入序列共同区和整合子的耐药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兰全学;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介导和传播耐药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吴长生;致呼吸系统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婉花;I类整合子与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性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8 顾兵;肠杆菌科细菌及非发酵菌中整合子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其intl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张弘;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播散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1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1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