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13:23

  本文关键词: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 出处:《微生物与感染》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tdh trh


【摘要】:为了解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人源株和食源株的优势血清型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从上海市15个区(县)腹泻患者和食品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dh和trh基因。结果显示,854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8.1%为血清可分型,89.8%为产毒株。O3∶K6、O4∶K8、O1∶K25、O4∶K68、O4∶K9、O1∶K36、O3∶K29为上海地区可分型人源株的优势血清型(93.8%),其中O3∶K6最多,达56.2%。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分离株的月份分布显示出聚集趋势,7~8月为高峰期。O4∶K9和O1∶K36血清型菌株的月份分布与其他优势血清型菌株不同,未表现出明显聚集趋势。食源株无明显优势血清型,且与人源株分布不同。人源株产毒株构成(95.6%)高于食源株(5.5%)。人源株优势血清型产毒株构成(99.9%)高于非优势血清型(71.1%)。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tdh携带率(97.5%)高于不可分型人源株(67.6%),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trh携带率(0.8%)低于不可分型人源株(42.6%)。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与历史数据相比变化较大,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携带呈一定程度关联,且人源株与食源株在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携带上具有分离现象。因此,在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检测中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2010Y105) 上海市卫生局资助(12GWZX0801)
【分类号】:R378
【正文快照】: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广泛分布于近海水体和海产品中,不仅对水产动物具有致病性,还能引起人类腹泻,在沿海地区常引起食物中毒[1]。监测数据显示,细菌性腹泻中35.20%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2]。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显示,总食物中毒原因构成中副溶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浩;张静;;2010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J];疾病监测;2012年03期

2 顾宝柯,金汇明,李生,林亚萍,周廷魁;上海市腹泻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9期

3 陆广珍;李湘弟;王茵茵;王刚毅;王月琴;尤锡根;;副溶血性弧菌的菌型分布调查及K组合血清的简易分型研究[J];上海医学;1986年07期

4 王茵茵,黄晓哲,王月琴,席曼芳;上海地区副溶血弧菌血清分型状况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2年07期

5 刘弘;陆屹;高围n,

本文编号:1312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312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2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