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出处:《肿瘤预防与治疗》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体外扩增培养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BMDC)的方法,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工具。方法: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介素(rm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终末加入重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rmTNF-α),从形态学表型及功能方面进行检测。结果:培养3天后可见大量贴壁细胞及细胞集落形成,第5天,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突起,光镜下动态观察树突状细胞DC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加入TNF-α前后表面标志物CD11c、CD86的表达,加入TNF-α后CD8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CD11c的阳性表达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能在体外诱导和扩增出大量骨髓源性DC,为抗肿瘤疫苗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也是唯一能将抗原递呈给初始T细胞激发初次免疫应答的抗原呈提细胞,被认为是机体免疫的始动者,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DC的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抗肿瘤治疗[1],本研究采用简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慈仁,欧启水,李良庆;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体外扩增和鉴定[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熊菲;影响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2期
3 刘铮;代继宏;符州;冯琳琳;;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初步鉴定[J];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4 易辉君;卢光t;;不同来源血清或血浆培养条件下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比较[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年06期
5 徐榕;江虹虹;宋海峰;;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的新策略[J];中国肿瘤;2011年02期
6 孙国龙;王凯忠;周莉;付鑫;田晓巍;王登莉;赵慧;;小鼠骨髓及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培养及鉴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利国;戴敏;李芬;陈正堂;;树突状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2年11期
2 廖娟红;林祥梅;贾广乐;;小鼠髓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7期
3 郑亚江;高月求;王灵台;;树突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4期
4 刘晓玲;宋振川;李勇;肖建伟;郭宸君;;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1年04期
5 刘晓玲;宋振川;;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2年11期
6 刘紫玲;游晓星;彭志平;张慧丽;高顺利;曾焱华;余敏君;朱翠明;;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与DC-SIGN结合并促进IL-10的分泌[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年01期
7 蒋俊艳;曾波;;小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3期
8 冯丽亚;姬晓南;高向东;;肝癌抗原肽SLIVHLNEV免疫原性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磊;RelB基因沉默对骨髓树突状细胞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2 黄丹菲;植物活性多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D];南昌大学;2009年
3 胡梅;益气解毒方有效部位对鼻咽癌肿瘤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干预效应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尹炜凡;不成熟DC外泌体抗原特异性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龚素波;多巴胺D1类受体参与Th17细胞分化及急性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顾文;基于仲景“温化痰饮”理论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应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顾春瑜;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免疫学功能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唐永富;车前子毛蕊花苷类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7年
3 秦晓飞;姬松茸多糖、亚硒酸钠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8年
4 韩澄;茶叶糖蛋白影响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余晓洋;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OVA致敏小鼠树突状细胞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邓小蓉;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及皮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模型的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志芳,曹雪涛,章卫平,颜永碧,于秉学,郑尊;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扩增及其超微结构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2 夏厚军;张高红;郑永唐;;树突状细胞在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疾病进程中的作用[J];动物学研究;2010年01期
3 熊菲,程茜;树突状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4期
4 杨洪艳,张义国,董子明,郑智敏,吴皓;小鼠骨髓和脾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扩增培养[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5 李若冰,陈红松,费然,王松霞,范春蕾,魏来,王宇;用含有特定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树突状细胞[J];免疫学杂志;2002年06期
6 李宗辉;黄军华;刘俊峰;赵要顺;;小鼠脾脏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J];疑难病杂志;2009年09期
7 周清;吴一龙;郭爱林;王坤;徐崇锐;杨学宁;;无血清专用培养基体外快速培养临床级树突状细胞的实验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06年11期
8 曹雪涛;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热点及其与疾病的防治[J];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昆;苟欣;杨华安;周青松;仲伟营;郑军;;Survivin在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中的差异性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3期
2 吴舰宇,宋春芳,许评,宋纯,石于波,刘锐;应用骨髓法培养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7期
3 王东海;李新钢;曲迅;杨美香;鲍修风;李刚;宫崧峰;;Wistar大鼠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与鉴定[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4 孙宇;陆江阳;王晓虹;杨毅;佟欣;李玲;;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J];感染.炎症.修复;2003年01期
5 王桂叶;宋永平;房佰俊;林全德;汪萍;胡杰英;魏旭东;;小鼠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促造血恢复作用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6 朱国辉;翁小东;刘修恒;匡幼林;;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培养与冻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5期
7 崔自由,黄幼田,赵继敏,赵军,路静,赵国强,赵明耀,董子明;应用流式细胞术动态观测小鼠树突状细胞诱导的T细胞增殖的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8 黎辉;曹宇皎;黄军华;刘俊峰;;小鼠脾脏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英文)[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9 饶亚岚;董波;丛悦;陈肖华;张军权;李峰生;高玲;毛秉智;;钙结合蛋白S100A8在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表达及意义[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8年04期
10 顾春瑜,王前,郑磊,裘宇容;小鼠骨髓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华;柯山;黎皓;顾琴龙;朱正纲;刘炳亚;;小鼠骨髓来源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殷凯生;周智敏;;小鼠肺和气道树突状细胞分布特点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王宏伟;陆江阳;王晓虹;杨毅;李玲;;小鼠肺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黎衍敏;;Survivin在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光泽;熊一力;贾彦征;王洪敏;;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提呈功能的初步研究(摘要)[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8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董波;陈肖华;王治东;饶亚岚;张军权;张燕;毛秉智;;Hp/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术的建立及在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研究中的应用[A];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松;TRPM8是“冷”蛋白[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吴m#麓;小鼠医院:老鼠为我们而病[N];北京科技报;2008年
3 魏忠杰;人体乳腺癌病毒可能源自小鼠[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吴晓东;中美交流人类和小鼠全基因组功能分析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记者 江世亮;终极分化体细胞克隆小鼠成功[N];文汇报;2006年
6 陈子久 李文辉 沈晓梅;给抗癌思维加点新“元素”[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8 记者 杜华斌 张巍巍;科学家成功创建小鼠痛苦表情指数[N];科技日报;2010年
9 张筠;南京专家建立可调控小鼠生物钟模型[N];江苏科技报;2010年
10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兴;非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2 徐东亮;核因子-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处理的供受者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韩从辉;霉酚酸酯处理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同种移植耐受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韩澍;吲哚胺2,,3-过氧化酶基因修饰的骨髓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王炜;RNAi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7 盛茂;环孢素A对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和同种移植耐受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史丽云;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新型免疫抑制性受体DIgR2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10 李艳佳;HPV16E7DNA疫苗和IL-15重组质粒的联合免疫作用及对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菲;双歧杆菌对树突状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沈娟;α-黑素细胞刺激素在实验性心脏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3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烽;4-1BB分子在小鼠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柴国林;Hca-F榄香稀复合瘤苗抗原—卡介苗热休克蛋白复合物(H_(TA)-HSP70_(BCG))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8 成芳;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表型鉴定[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9 裘辉;严重创伤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应答能力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陈成;CD40信号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极化Th细胞和上调B7-H3分子表达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6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31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