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培养与发酵动力学以及调节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丁酸梭菌培养与发酵动力学以及调节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研究 出处:《浙江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丁酸梭菌 分批发酵动力学 补料分批发酵动力学 益生菌 肠道菌群
【摘要】:本论文从丁酸梭菌的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菌种鉴定开始,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丁酸梭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并建立了丁酸梭菌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另外,在体外研究了丁酸梭菌的耐酸、耐胆汁特性,并在体内研究了丁酸梭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粪肠球菌混菌调节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伯杰氏细菌分类鉴定系统和16S rRNA序列分析的鉴定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丁酸梭菌进行鉴定,通过设计引物并将扩增出的16S rRNA序列在National Cente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上使用BLASTN程序进行比对,尝试了一种丁酸梭菌分子鉴定的快速、准确方法: 研究了丁酸梭菌的耐酸、耐胆汁特性,通过和其它几种常用益生菌体外实验的比较,证明丁酸梭菌比乳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更耐酸、更耐胆汁浓度,这个结论表明了丁酸梭菌更能耐受肠道环境、能在肠道停留更长时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对丁酸梭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系统优化,最终确定培养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基为:2.44%葡萄糖(w/v),2.08%酵母浸膏(w/v),1%胰蛋白胨(w/v),0.1%(NH_4)_2SO_4(w/v),0.1%NaHCO_3(w/v),0.02%MnSO_4·H_2O(w/v),0.02%MgSO_4·7H_2O(w/v),0.002%CaCl_2(w/v)和2%琼脂(w/v)(配固体培养基时用),初始pH为8.55,丁酸梭菌在此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小时后活菌数可达1.03×10~9 CFU/mL:培养丁酸梭菌的发酵培养基为:2%葡萄糖(w/v),3.98%豆饼粉提取液,0.1%(NH_4)_2SO_4(w/v),0.124%NaHCO_3(w/v),0.37%玉米浆(w/v),0.02%MnSO_4·H_2O(w/v),0.02%MgSO_4·7H_2O(w/v),0.002%CaCl_2(w/v)和2%琼脂(w/v)(配固体培养基时用),初始pH为7.5,丁酸梭菌在此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小时后活菌数可达7.1×10~8CFU/mL,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配方,为下步的研究以及今后大规模的生产提供依据; 首次考察了丁酸梭菌在5 L发酵罐中自然分批发酵动力学过程,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实验中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菌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采用Leudeking-Piret方程描述了产物合成的动力学过程,用Leudeking-Piret-Like方程描述了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从检验结果可知,模型可以较好的(尤其在发酵的前20小时内)解释实际发酵中细胞生长、底物利用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规律。所得模型方程如下: 细胞生长模型:(dx)/(dt)=0.1812(1-x/1.64)x 底物消耗模型:-(dS)/(dt)=9.0603(dx)/(dt)+0.00967x 产物合成模型:(dP)/(dt)=3.17(dx)/(dt)+0.00175x;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Clostridium butyricum bacterial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d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 strain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system of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established the dynamics model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batch fermentation and fed batch fermentation; in addition, the in vitro study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acid and bile toler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in vivo studie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Bifidobacterium, Enterococcus faecalis mixed bacteria regulate antibiotic induced diarrhea in mice intestinal flora balance function.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云平;周庆丰;余国莲;李小军;梁健良;毕英佐;;猪粪中丁酸梭菌的分离[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杜云平;周庆丰;郑泽铭;苏红英;凌森泉;毕英佐;;丁酸梭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方柏山;朱春杰;蔡剑伟;;丁酸梭菌发酵废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杜云平;周庆丰;赖万勇;梁健良;李小军;毕英佐;;丁酸梭菌饮水剂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潘晓东;吴天星;宋增幅;蔡立胜;;丁酸梭菌对浉鱼肠粘膜结构及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影响[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陈安国;邓斐月;杨彩梅;洪奇华;;谷氨酰胺与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小肠结构与菌群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国庆;孔青;丁立孝;阮晖;陈启和;;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潘晓东;吴天星;宋增福;;丁酸梭菌体外黏附特性及其对(鱼免)鱼肠道生理的影响[A];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春杰;方柏山;;温度对丁酸梭菌发酵废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影响及控制策略[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蔡剑伟;方柏山;;海藻酸钙包埋丁酸梭菌生物转化废甘油生产1,,3-丙二醇[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青;丁酸梭菌培养与发酵动力学以及调节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宋增福;丁酸梭菌C_2菌株对浉鱼肠道微生态调控作用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斐月;丁酸梭菌与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魏伟群;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徐莹;丁酸梭菌清液发酵工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谢树贵;酒窖底泥中丁酸梭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潘晓东;丁酸梭菌体外粘附抗菌特性及对浉鱼肠道生理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4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34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