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颅脑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和致伤后动态CT的诊断价值
本文关键词:犬颅脑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和致伤后动态CT的诊断价值 出处:《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颅脑 爆炸伤 原发效应 模型 犬 计算机断层扫描
【摘要】: 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武器的应用,现代战争中爆炸伤人数大大超过了枪弹伤,成为主要创伤种类,约占伤员的70-90%,爆炸伤成为现代火器伤的研究重点。颅脑火器伤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建立既符合临床颅脑创伤实际,又能持续观察伤情并能够施治的动物模型;模型存活时间过短,无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研究,利用合适的模型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较为理想的颅脑爆炸伤模型供研究使用。 点爆炸源装药量稳定,爆炸参数明确,爆炸能量可控制,球形炸药以柔性导爆索传爆,起爆点位于炸药中心的柔性导爆索末端,冲击波为球形,压力场分布为各向同性,接近爆炸性武器产生的冲击波,爆炸时火药完全燃烧,不产生碎片,无爆炸残余物,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时的原发效应。成功地屏蔽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具有致伤因素单纯的优点。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整炸药球的装药量(炸药能量)或调节动物与致伤物距离(致伤能量)来模拟不同程度的颅脑爆炸伤损伤。国内张明等利用点爆炸源性装置建立了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CT检查用于颅脑火器伤,使颅脑火器伤的诊断和治疗标准进一步量化,CT检查可以确定具体伤情,指导后续治疗。CT已成为脑外伤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 目的:建立与爆炸性武器冲击波原发效应致伤机制近似的犬颅脑爆炸伤模型。探讨爆炸性武器冲击波原发效应致伤颅脑后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将1g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不同距离对犬的颅脑部引爆致伤,记录致伤前后生理指标的变化、致伤后成活时间;观察致伤犬的动作改变情况;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伤后即时、6小时后、12小时后、24小时行头颅CT冠状扫描,观察CT表现。 结果:动物伤后均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降低等脑干抑制现象,所有动物成活均超过6小时。硬膜下血肿和蛛膜下腔出血较为明显。由于爆炸源距右颞顶部不同距离引爆,两致伤组颅脑伤情也完全不同。伤后即时CT扫描发现了额窦积血、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气颅及颅骨骨折等阳性表现,动态CT扫描追踪到了脑挫裂伤病灶的低密度范围扩大趋势。 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模拟冲击波原发效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安全易操作,适用于颅脑爆炸伤的实验研究。在实验室建立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首次CT检查,可以确定颅脑爆炸伤的具体伤情,连续CT扫描可以追踪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病灶的动态变化。
[Abstract]:Backgrou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ll kinds of new weapons, the number of explosive injuries in modern wars has greatly exceeded that of bullet wounds. It has become the main type of trauma, which accounts for about 70-90% of the wounded. Explosive injur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odern firearm wound research. The main difficulty of craniocerebral firearm injury research is how to establish conforms to the reality of clinical craniocerebral trauma, animal model can continue to observe the injury and can be treated;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model is too short, can not be mor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y on pathology of deep,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an appropriate model, will 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 level of treatment. At present, there is no ideal model of craniocerebral explosive injury for research and use at home and abroad.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651.15;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占江,李孝兰,张若棋,郑学锋,朱玉荣,刘晓玲,胡泽根;固体介质中球形发散波的实验装置[J];爆炸与冲击;2000年02期
2 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刘荫秋;口腔颌面部爆炸伤与枪弹伤的对比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5年03期
3 王昭领,王彦亮,雷德林,刘彦普,周树夏;采用球形点爆源颌面部爆炸伤实验模型[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4 刘鲁岳,李兵仓;犬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NO含量的变化及L-NAME的脑保护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5 雷鹏,朱诚,张光霁,卢亦成,刘荫秋;7.62 mm弹颅脑火器伤实验研究——Ⅰ、脑贯通伤、脑切线伤和颅骨切线伤的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张良潮,李曙光,凌烽,王大田,李兵仓,安波,王丽丽;一种爆炸伤致伤实验模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7 刘鲁岳,李兵仓,吴国萍,张良潮,陈志强;颅脑投射物伤合并爆炸伤的动物模型及损伤特点[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8 刘鲁岳,李兵仓,吴国萍;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容国俊,周树夏;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制备[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10 朱红胜,郭燕舞,徐如祥;高温高湿环境下猫颅脑火器伤的病理学改变[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134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34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