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37和CD28分子对衰老T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CD137和CD28分子对衰老T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 出处:《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T细胞 衰老 小鼠 D-半乳糖 共刺激分子 凋亡 端粒酶
【摘要】:目的 本文比较了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与自然衰老小鼠T细胞功能的变化,研究了CD137分子及CD28分子这两种共刺激分子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及自然衰老小鼠T细胞活化增殖、IL-2分泌、细胞存活、bcl-2分子表达及端粒酶活化的作用,以探讨衰老T细胞功能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给BALB/c雄性小鼠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分离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组(以下简称衰老模型组)、自然衰老组、对照组和青龄组小鼠的脾脏T细胞,分别用conA+IgG、conA+CD137单抗、conA+CD28单抗体外活化,应用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IL-2浓度,以MTT改良法(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及半定量RT-PCR测定衰老模型组及自然衰老组T细胞bcl-2分子的表达;并应用TRAP ELISA法分析各组T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结果 (1) 自然衰老组与衰老模型组T细胞活化后,细胞增殖能力、培养上清IL-2浓度及细胞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并且这些指标均均显著低于青龄组和对照组T细胞;(2) 联合应用conA+CD137单抗或conA+CD28单抗均可显著促进自然衰老组及衰老模型组T细胞的活化增殖,提高IL-2的分泌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但发现CD137单抗对两组衰老T细胞的调节作用比CD28单抗的作用弱;自然衰老组及衰老模型组T细胞的活化增殖、培养上清中IL-2的浓度以及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相同活化条件下的对照组及青龄组;(3) 发现应用conA+CD137单抗或conA+CD28单抗均能促进自然衰老组及衰老模型组T细胞活化后bcl-2分子及bcl-2 mRNA的表达,其中CD28单抗的作用强于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nges of T cell function between subacute aging mice induced by D-galactose and natural aging mice. The effect of CD137 and CD28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on T cell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and cell survival in Dgalactose induced subacute aging model mice and natural aging mice were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the role of telomerase activ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ging T cell function changes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functional regulation. Methods Subacute ag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D-galactose-D-galactose-D-galactose-D-galactose-induced subacute aging in BALB/c male mice. The following is referred to as the aging model group. The spleen T cells of natural aging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young group were activated with conA IgGCon A CD137 McAb, cona CD28 McAb in vitro,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IL-2 in the supernatant of cell culture was measured by ELISA, the proliferation of cells in each group was measured by MTT modified CCK-8 method, and the apoptosis rate of each group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of T cell bcl-2 in aging model group and natural aging group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of T cells in each group was analyzed by TRAP ELISA assay. 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ell proliferation, IL-2 concentration and cell survival rate between natural aging group and aging model group after T cell activation. Thes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young ag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 the combination of conA CD137 McAb and conA CD28 McAb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and increase the secretion of IL-2 in natural aging group and senescence model group. Reduce the rate of apoptosis; However,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CD137 McAb on aging T cells was weaker than that of CD28 McAb.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the concentration of IL-2 in culture supernatant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 cells in natural aging group and senescenc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young age group under the same activation condition. 3).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onA CD137 McAb or conA CD28 McAb could promote the activation of bcl-2 molecule and bcl-2 in natural aging group and senescence model group. Expression of mRNA. The effect of CD28 monoclonal antibody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D28 monoclonal antibody.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健,蔡文玮,成静,陈朝婷;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年05期
2 冯仁田!100005北京市,潘宏志,何维!100005北京市,HirotomoOchi;Balb/C小鼠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增龄性变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3 刘保锋,刘昌;衰老与长寿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赵粹英,陈汉平,居贤水,吴恒举,丁菊英,施征,黎飒,洪娴,张英英,王虹英;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免疫学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1998年01期
5 孙宜萍,冯缨缨,孙丽华,毛敏伟,沈佩华;硫酸脱氢表雄酮对老年男性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年05期
6 刘平,王本祥,葛迎春,韩信昌,张晓宇,卜丽薇;人参不同部位皂甙对衰老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4年06期
7 禹更生,陈明哲,韩启德;老年大鼠心脏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英文)[J];中国药理学报;1995年05期
8 刘平,葛迎春,韩信昌,郭颖杰;人参皂甙Rb_1、Rg_1、Re和Rh_1对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年04期
9 周生祥,海平,叶于聪;藏药唐古特青兰对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1997年03期
10 姚剑琴;;衰老能否延缓[J];健康博览;199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庆永;廖元兴;王宗发;杨慧兰;;SLE患者T细胞TCR/CD3复合物介导的信号传导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刘强;梁英民;郑瑾;李学义;郝淼旺;刘利;陈任安;;PTD介导BCR/ABL融合蛋白对CML患者T细胞的活化作用[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JoachimSaloga;AlexanderH.Enk;RalfRoss;AngelikaB.Reske-Kunz;JürgenKnop;张理涛;张玉环;;过敏性免疫反应中的树枝状细胞——从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到潜在的治疗手段[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季敬璋;吕建新;陆永绥;;免疫磁珠及尼龙毛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的比较研究[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梁清华;吴汉军;曾光;游万辉;熊新贵;唐涛;;木犀草素对T细胞IL-2 mRNA、INFγmRNA表达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燕鹰;王世瑶;穆荣;刘霞;李茹;张晓萍;栗占国;;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异常的实验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梁清华;吴汉军;曾光;游万辉;熊新贵;唐涛;;木犀草素对T细胞IL-2 mRNA、INFγmRNA表达的影响[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8 潘耀谦;夏志平;高丰;冈田幸助;李金岭;;用McAb观察T细胞与牛流行性白血病发生的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文新;傅晋翔;於葛华;孙静;刘琳;张学光;;再障患者T细胞FasL的检测及其促凋亡特性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扬秋;杨力建;陈少华;张玉平;吴秀丽;王震;韩素芳;;白血病相抗原诱导脐血TCR V(?)亚家族T细胞的优势增殖情况[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华 张建新;一小时检测T细胞比值[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柳斌;抗癌英雄T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2年
3 彭萍;抗癌“隐士”——T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李亚兰;抗癌“隐士”T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高书明;抗癌隐士——T细胞[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麦迪信;“武装”T细胞杀死黑色素瘤[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提供;围捕免疫系统“叛徒”[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柳飞 肖红迅/文;“老字号”如何才能不衰老[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人体卫士:T细胞和B细胞[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刘永铭;T淋巴细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赞梅;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中T细胞数量异常的易感基因定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周广宇;狼疮模型鼠各脏器TCR Vβ基因的表达及T细胞克隆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彭双发;人CD4~+CD25~+ T细胞与CD4~+ CD25~+ T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金莉萍;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在宿主孕鼠体内的效应机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薛敬玲;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与增殖、凋亡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晓洁;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衰老中的变化及其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孟辉;四君子汤防治D-半乳糖所致小鼠脑细胞线粒体损伤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李志辉;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衰老鼠肾脏细胞、正常及病理肾脏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9 王宇虹;在过继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IL-12和IL-18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协同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席春生;调控纤维蛋白水平对不同鼠龄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刚;肿瘤组织来源的exosomes体内外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荣福;AML-M2a细胞诱导克隆性增殖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徐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4 朱洁;SDF-1/CXCR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邓琦;急性白血病RNA转染脐血源性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6 杨晓芹;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IL-13Rα1基因表达及其调节序列甲基化状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董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8 吴海竞;PD-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功能异常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张玉平;CML细胞和bcr/abl多肽诱导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0 单联U,
本文编号:1408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08347.html